前沿科技
-
NASA:SpaceX“龙”飞船或2020年初执行首次载人试飞
自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NASA一直不得不“仰仗”俄罗斯飞船,以每个座位8500万美元的成本运送美国宇航员。为改变这一局面,NASA大力支持商业航天,2014年委托SpaceX和波
-
中美两国科研团队开发出新型柔性制冷方法 有望显著提升热机效率
中国南开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研究人员领导的团队将纤维状的橡胶弹性体两端固定,一端加捻使其形成类似于DNA的超螺旋结构,并将纤维拉长一倍。随后,伸长和加捻后的结构在
-
科学家研发新型抗菌玻璃 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尿路感染
由于氧化锌在玻璃中缓慢溶解,因此可以在24小时内彻底根除所有大肠杆菌细菌,并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的数量。另外,显示氧化锌对组成膀胱壁的细胞没有任何有害作用。
-
科学家对进入银河系的气体要多于排出的气体这一现象感到费解
这项研究是迄今关于气体流入和流出银河的最佳测量。天文学家现在已经知道银河系的气体储备可以通过流入气体来补充,而可以通过气体流出来消耗。这个过程很重要,因为它调节了新的恒星
-
人造肉首次在国际空间站培育成功 可为宇航员生产肉类食品
报道称,该实验由俄罗斯生物打印公司“3D Bioprinting Solutions”在9月底进行,利用阿列夫农场由从牛只身上采集的细胞,模拟了一个类似牛只体内的环境。该些细胞便会以倍数增长,生出结缔组
-
俄公司研发人类情绪识别技术 或助力商业、安全等领域
工作人员研究了所得到的视频,指出被观察者在某些具体时间的情绪。然后,他们选出总时长达160小时的视频,视频记录了各种场景中互相交流的人们。通过这样的方法收集到的数据形成训练神
-
NASA计划建造一款红外望远镜 监视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小行星
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学家艾米·迈因策尔领导的团队目前负责NEOCam项目,在过去的15年里,在NASA的支持下,他们改进了为望远镜提供动力的电子设备和传感器,能够在没有主动制冷的情况下工作。
-
我国科学家构建综合植物miRNA数据库
此前,杨效曾对于如何从海量NGS数据中准确鉴定植物miRNA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开发出了效果显著的方法——miRDP系列工具(miRDeep-P和miRDeep-P2),该系列方法已经成为国际上鉴定和分析植物miRNA的标准方
-
美光3D NAND采用替代栅极架构 将于2020年开始量产
存储行业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也迎来了一波新的发展机遇,近日,根据最新消息显示,美系存储巨头,美光的第四代3D NAND芯片完成首批流片,
-
以色列公司运用3D生物打印机成功培育首块太空人造肉
Aleph Farms成立于2017年,提倡“无屠宰肉”,即在不宰杀动物的前提下提供同样口感和质地的肉类产品。据了解,该公司主要通过科技手段将牛肉细胞从牛身上分离,在实验室内进行培育,用3D克
-
美宇航员完成7小时太空行走 为空间站更换更高性能的锂电池
美航天局在一份声明中说,二人将Port-6桁架结构上的镍氢电池更换为体积更小、更强大的锂离子电池,后者由日本“鹳”号货运飞船9月28日运抵国际空间站。2名出舱宇航员提前完成了预定任务
-
科学家在基因编辑领域获得重大进展 培育出一种对有毒植物产生抗性的“超级果蝇”
这些变异使得果蝇能够吃到其它昆虫无法进食的有毒植物,这正是黑脉金斑蝶在北美洲和中美洲兴旺的重要原因,实验证明具有三重基因突变的“超级果蝇”对马利筋植物毒素的敏感性比野生果
-
硬件准备就绪 马斯克星际飞船升级重点转向提高人类生存能力
10月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现在已经就星际飞船(Starship)及其运载火箭做了
-
美国超级飞船揭开神秘面纱 具备最强运载能力
美联社28日称,这种被称为“星船(Starship)”的超级太空运载工具可运送人员和货物前往月球或火星,然后再返回地球。不同于当前常见的多级火箭设计,“星船”由一枚巨型助推火箭和一艘飞船
-
美天文学家观测到极罕见三黑洞碰撞 系三星系合并产生
发现这一系统需要结合地面和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美国斯隆数字巡天望远镜对三星系碰撞进行了成像。美国航天局广域红外线探测望远镜数据显示,星系在碰撞过程中发出强烈的红外线光。
-
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三合一”试验成功
记者日前从火箭民企星河动力(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星河动力)获悉,9月26日,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三合一试验成功,二级发
-
研究人员发现香槟软木塞弹出时会产生微小的超声冲击波
该团队尝试了多种不同的香槟温度,将软木塞塞在每个瓶子上并进行拍摄。研究人员希望能更好地了解工作中的机械原理,尤其是仔细观察中间的冷凝过程,该冷凝过程会产生令人愉悦的“雾”
-
马斯克晒最新照片 SpaceX星际飞船原型即将完成组装
Mk1大约有50米高,它很可能会成为马斯克演讲的背景。当地时间9月27日一整天,SpaceX多个团队在现场将飞船原型的上下两个部分组装起来。上半鼻锥部分容纳冷气体推进器以及几个精致的压力容
-
英国投入2000万英镑用于预测恶劣极端的太空天气事件
据“parabolicarc”网站近日消息称,新投入2000万英镑资金,将用于密切关注太空天气的预报、测量、建模和风险评估。通过预测太空天气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气象局可以发出警告和建议,使
-
TESS卫星捕捉到一种被称为潮汐干扰的罕见太空现象
该篇研究论文合著者Patrick Vallely“人们曾经认为,所有(潮汐干扰)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事实证明,天文学家只需要有对它们进行更详细的观测的能力就可以。关于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我们还有很
-
鸟也挑食!我国科学家揭示麻雀选食高粱的分子机制
科研人员发现,这个基因位点是控制高粱单宁合成的关键基因,而单宁合成途径的代谢产物包含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科学家们发现,标准鸟类(麻雀)行为学实验证明花青素和原花青素是影响麻雀
-
WFIRST太空望远镜“恒星眼镜”将帮助研究系外行星
一种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是通过日冕仪。第一个日冕仪是法国天文学家Bernard Lyot于1931年发明的,目的是研究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或日冕。通常,只有在日全食期间才能看到日冕。由于日冕是有关
-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新型柔性电子印刷术 成本有望降至百分之一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黄显教授团队成功研发“水致烧结”柔性电子印刷术,利用酸酐遇水产生弱酸的特性,研发了一种新型纳米金属导电油墨及新型烧结方法,无需高温、激光和高强度光脉冲,利
-
AR市场日趋升温 5G+AI为AR插上腾飞翅膀
当前,AR技术的应用在设备端、应用端、体验端都已形成成熟完备业态。随着移动智能手机普及以及5G到来,AR眼镜等新兴硬件不断涌现,在应用端移动用户流量和固定场景流量的基础也已经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