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印度第二艘登月飞船“月船2号”将于20日早上切入月球轨道
“月船2号”的发射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2018年以来,发射计划已经数次被推迟。2018年4月18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推迟原定于当月的发射计划,将“月船2号”推迟至下半年发射。之后印
-
国内首只商业化克隆猫正式对外公布 名字叫“大蒜”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元称:“以现阶段的克隆技术水平来看,从四只代孕猫怀孕,成功生产了一只克隆猫,成功率是较高的。”进行此次商业克隆猫的公司除了对猫进行克隆,还有克隆
-
谷歌开源Live Transcribe语音识别转文字工具 能够为听障人士提供帮助
Live Transcribe是谷歌于今年2月推出的一款Android应用程序,它的语音识别由谷歌最先进的Cloud Speech API提供。但是,依赖于云引入了一些复杂性,不断变化的网络连接、数据成本和延迟等等都带来一
-
英特尔推出实感摄像头3D拍照App 任何人都能够轻松创建深度图片
对于这个图片,一个为彩色图像,另一个则是黑白深度图像。要在Facebook发布3D照片,你将需要用到这两个图像文件。请打开你的Facebook帐户,然后单击“What’s on your mind”框。然后请将两个图像
-
中外科学家联手首次实现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 成量子通信领域的里程碑
迄今为止,所有的量子隐形传态实验都局限于量子态的二维子空间。高维量子态的隐形传态作为完整传输一个量子系统的有待解决挑战,由于其可行性理论方案和实验技术上的双重困难,一直悬
-
俄罗斯新技术帮卫星“隐身” 让卫星难以被地球上的光学仪器发现
俄罗斯发明一项能够让卫星隐形的技术。据俄罗斯《消息报》17日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宣布发明了一项尖端技术,能够让卫星具备隐形功
-
印度研发出新型铁离子电池 具备性价比高等优势
研究显示,这种电池可进行150次循环充放电,在50次循环充放电结束时还能保持54%的电量,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当在特定条件下制造这种电池时,其能量密度可达每千克220瓦时,约为锂离子电
-
我国首个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发布 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诸敏刚说,正因此,知识产权出版社自主研发集编辑、校对、排版为一体的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实现图书出版全流程电子化和智能化。该系统的研发工作已完成阶段性目标,即将商业化运营。
-
印度“月船2号”进入月球转移轨道 预计将于9月初实现着陆
《印度教徒报》报道称,如果“维克拉姆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印度将成为第四个实现在月球上软着陆的国家。今年4月,以色列“创世纪号”探测器曾尝试在月球北半球澄海地区着陆,但最终
-
科学家在南极积雪中发现的宇宙尘埃很可能源自数百万年前一颗遥远超新星
太空是一个充满灰尘的地方,遍布超新星、行星、小行星和彗星喷发出来的粒子,目前太阳系正在穿过一个巨大的太空尘埃云,它被称为“局部星际云(LIC)”,该尘埃云中的颗粒可以揭晓很多关
-
NASA赴冰岛测试太空探测器 为筹备登陆火星的任务铺路
报道称,该台小型原型探测电动车有着白色的车身,搭配橘色的底盘。这台探测车将继续执行“好奇”号探测车的火星任务。“好奇”号自2012年开始服役,寻找是否存在任何古老生命迹象,也
-
马斯克:人类在火星上建造城市所需要的成本可能高达10万亿美元
为了支持他所预计的数字,马斯克计算了未来将最小有效载荷运送到火星的大约成本,他认为这个成本为每吨10万美元。2017年的时候,马斯克曾估计这个成本为每吨14万美元。因此,如果需要运
-
迄今最大星系光谱调查将启 捕捉3500万个星系的光谱
调查将通过测量早期宇宙的特征——重子声波振荡(BAOs)来追踪宇宙膨胀的变化情况。这些振荡是物质密度的波动,会在星系聚集的空间周围留下球形印记。星系最集中分布于这一印记的中心名为
-
地球可变身“望远镜镜头” 利用大气弯曲和聚焦光线
基平在美国《太平洋天文学丛刊》双月刊上发表论文概述了这一想法。但有些科学家对此提出质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天体物理学家斯拉瓦·图雷舍夫表示,由于种种原因
-
银河系中心黑洞突然发出强光 红外辐射增加75倍
科学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出现的亮光可能是另一颗恒星S02经过人马座A的结果,其改变了气体进入黑洞的方式。另一种推测是,突然增强的亮光是由气体云G2引起的,G2最近也在2014年接近黑洞(36
-
天文学家使用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观测到迄今最遥远的“隐形黑洞”
研究团队通过钱德拉光学勘测PSO167-13以及其他9个类星体,经过16个小时的观测分析,仅从类星体PSO167-13探测到3个X射线光子,它们都具有较高的能量等级,由于低能量X射线比高能量X射线更容易
-
科学家在银河系发现一颗极为古老的缺铁恒星 距离地球3.5万光年
宇宙大爆炸后的“第一代”恒星寿命都很短暂,导致它们只出现在理论中,并未被人类窥见身影。而此次发现的恒星被认为是“第二代”的首批成员。它也已处于死亡边缘,不久后将耗光氢,进
-
NASA数据显示一颗比胡夫金字塔更大的小行星 将于8月底接近地球
据报道,他透露,“根据最新数据,这个小行星直径约为70至80米,对地球没有任何危险。它将在距离地球100万公里处接近地球,这个距离是地月距离的三倍。这个小行星对我们没有任何危险。
-
VR只能用于打游戏?5G将助力VR展现更多打开方式
随着5G助推VR的论点逐渐增多,VR产业有了升温迹象。据映维网数据,2018年上半年全球AR VR领域的风险投资超过70亿元,相比2017年上半年(26亿元)增长了170%。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4月,VR AR领域融
-
可用于火星任务的新一代宇航服亮相:更轻便、小巧、灵活
ILC Dover公司的帕蒂·斯托尔说,虽然“阿斯特罗”被设计用于太空行走,但这款宇航服也可以用于行星探索。太空行走对躯体灵活性的要求很低,但宇航员如果需要在月球和火星等目的地着陆和
-
SpaceX计划在2023年将人类送入月球轨道 为前往月球和火星做准备
“没有其他火箭发动机能像猛禽发动机那样,从液态甲烷和液态氧的反应中产生如此多的推力,”运营Everyday Astronaut YouTube频道的行业专家蒂姆·多德(Tim Dodd)表示。“SpaceX的想法是让它猛禽发动
-
地表最强生物水熊虫随以色列探测器坠入月球或幸存
专家认为,即使经历坠毁时的撞击,水熊虫仍能幸存下来。但也表示,这并不代表水熊虫将是在这颗贫瘠天体上留下的第一种生命形式。专家称,根据对探测器运行轨迹和以及储存水熊虫装置组
-
SpaceX宣布向小型卫星推出新的RIDESHARE计划 为小型卫星提供“班车”服务
往常,小型卫星无法单独负担火箭的发射费用,为了能够顺利进入目标轨道,小型卫星往往只能等待更大、更贵的卫星发射任务时,搭上“便车”一起上天。这就造成了小型卫星的发射非常被动
-
SpaceX成功回收火箭整流罩 未来或成为公司常规事项
SpaceX这次发射的猎鹰九号火箭已经不止是“二手”那么简单,仅火箭的一级就已经执行了三次发射任务,此次成功的整流罩回收将为未来SpaceX火箭发射压缩更多的成本。
-
中国和加拿大合作新研究开发出一款可通过自拍测量血压的软件
研究员对1328名加拿和中国成年人进行了测试,用装有透皮光学成像软件的手机拍摄2分钟面部视频,并和传统血压测量仪测得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压做了对比。结果显示,透皮光学成像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