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Dailyhodl消息,Reality Gaming正在伦敦建立一个只接受数字货币支付的教学式加密商店。随着数字货币的大热,其实已经有多个商家都接受使用数字货币的付款方式。
数字货币支付日渐普及
在2010年,有个Laszlo Hanyecz程序员花10000比特币买了两张匹萨。这被认为是比特币的首笔现实交易。近几年,使用数字货币支付也越来越流行,订酒店、订机票、购物等活动都可在部分网站和商店用数字货币付款。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认同数字货币作为支付的一种手段,比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日本则是数字货币支付应用范围最广的国家。
自去年4月,日本承认比特币是一种合法的支付方式后,日本乐桃航空、大型零售商Bic Camera等公司纷纷响应号召,大量日本公司开始考虑接受数字货币支付。
由商家促成的数字货币支付变得越来越普遍,甚至用数字货币买房、买车、买钻石等活动都已成为现实。
只接受数字货币支付:使用者少 波动风险大
数字货币支付虽越来越流行,在伦敦建立只接受数字货币支付的加密商店的行为还是过于冒险。但Reality Gaming联合创始人Guy Pearce表示,建立这个商店是为了普及数字货币,并教公众如何使用它。
美国新汉普郡有一家只接受数字货币支付的名为Derrick J.Freeman and Steven Zeiler的商店。若消费者不持有数字货币,店员会帮助消费者下载安装钱包应用。但是,对消费者来说,这样的购物流程十分繁琐,购物体验不会很好。
而且,数字货币目前的普及程度不足,只有拥有数字货币的少数人有支付权,若只接受数字货币支付,商店的消费者数量无法得到保障,盈利自然也十分困难。
除了业务维持的困难之外,数字货币目前实际可应用的场景并不是很多,业务拓展自然也会成为只接受数字货币支付商店的另一难题。
另外,使用数字货币支付还存在着一个未知数:数字货币的价格是不稳定的。
这意味着使用数字货币支付的交易会存在极大的波动风险。若是一些零售商店的小额购物交易,那这个不稳定因素影响还不是很大。
若是用数字货币进行买房、买钻石等大金额交易,该笔交易完成后数字货币价格的波动风险或收益将由谁承担,这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当然,只接受数字货币支付,这个不稳定因素将会被放大,后续问题将难以解决。
在此之前,也有过几例只接受数字货币支付的事件,加拿大肯德基曾推出“比特币桶”,只接受加密货币支付,但这是一个限时的线上活动,因此不用考虑过多的后续运营及盈利问题。
委内瑞拉政府发行“石油币”后,其境内一家新修建的七星级酒店表示只接受“石油币”支付。由于“石油币”是国家政府官方发行的,其地位得到政府认证,在委内瑞拉法币濒临破产的情况下,酒店只接受数字货币支付也可以理解。
数字货币支付主流之路困难重重
然而,目前全球各国对数字货币的看法及政策差异较大,数字货币支付成为主流还存在许多困难。
首先便是认知度及承认度的问题。在目前大多数企业商家及消费者都不承认数字货币支付作用的情况下,其成为主流支付方式简直是“痴人说梦”。
三星、星巴克等大型企业就曾被传“将接受数字货币支付”,但随后都辟谣,并表示暂不考虑这一支付方式。据Cointelegraph auf Deutsch的一项调查显示,数字货币支付不会在德国等国家被接受为一种支付方式。
另一方面,目前已有的支付方式基本可以满足市场参与者的需求了,数字货币并不能替代法币。
而且数字货币的相关技术也还是过于复杂,有数据指出,比特币每笔交易的平均确认时间大约为20分钟,在网络拥堵的高峰期间,这个时间更是长达30分钟到16小时。
另外,数字货币的价格也很不稳定,波动较大。技术难、效率低、价格波动大的数字货币支付目前并不适合日常使用频率或交易成本过高的交易活动。
最后,数字货币市场监管无力是数字货币支付无法成为主流的最大阻碍。试问,进行任何交易活动,若交易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又会有谁选择这样的交易支付方式呢?
尽管数字货币在前几年经历了繁荣时期,但其作为支付方式目前仍是一种边缘活动。当然,随着数字货币技术、市场等各方面的发展完善,数字货币支付或许会渐渐走上主流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