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新闻 > 业界 > > 正文

交行累计开立区块链国内信用证20笔 应用落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2018-08-20 11:38:51来源:星球日报

据报道,截至今年7月26日,交通银行累计开立区块链国内信用证 20 笔,金额达1.56亿元。

长期以来银行间的国内信用证业务均采用传统的信开和邮寄交单方式,并需要同时发送 SWIFT 加押电进行确认,效率较低,安全性不高。

而且客户只能查询到开户行内的业务进展情况,无法了解交易对手方银行处理进度,透明度较差。

同时银行也缺乏足够的手段来核实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难以防范发票、第三方单据等纸质凭证重复使用、造假的可能性。

区块链能够解决提供互信和透明信息,这个特性必将催生出大量新的开放可信的共享金融业态。

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信息安全可靠地整合在一个平台,能够使所有交易参与者实现互赢。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端到端完全透明化,所有相关参与方都通过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记录交易,提高了效率和精确性;可信任的信息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减少了传递、核验、评估所需的时间。

采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银行间信用证信息传输痛点,通过分布式账簿技术商业银行业务系统连接在一起,通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共识和可追溯等机制,使银行间无需顾虑数据存放位置、身份如何识别、数据是否被篡改等问题,这对于区块链应用的发展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因此上,各大银行都在积极探索区块链在信用证方面的应用。

2018年5月份,上海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了区块链合作协议,并开立中国首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内信用证。

2018年4月份,交行区块链国内信用证项目投产,实现了信息和单据的端到端传输,减少单证邮寄的中间环节,极大提高了国内信用证项下交易速度,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更在去年7月份就合作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系统上线首日就完成了首笔一亿人民币的国内信用证业务。

能看到可以落地应用的场景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仍然存在风险。

就业务模式方面的风险来说,采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信用证业务的痛点,也可能带来新的业务模式的变化,对新业务模式的风险、合规管理也带来一定的挑战。

就技术方面的风险来说,区块链作为一项比较新的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并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因此也带来新的技术风险。

如, 区块链数据具有高度冗余的特性,区块链上的数据不能删除只能追加,要正确处理好数据的归档问题。

因此,应用落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关键词: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