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栏目首页 游戏
首页 > 新闻 > 热点 > > 正文

专访高特佳投资王海蛟:把脉趋势,度量势能,价值投资需顺“势”而为

2023-07-04 10:31:57来源:今日热点网

雷军曾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这句话一度被众多创业者和投资人奉为圭臬,他们苦心求索,将追求热门风口视为价值增殖的捷径。然而,等到潮水退去,价值者们继续乘风破浪,而裸泳者最终将无所遁形。

中国医疗行业自201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以来,热门赛道频出,生物医药、CRO、体外诊断等等,都吸引了大量资本的青睐,百倍以上的回报屡见不鲜。近两年来,疫情催生出新冠检测、预防、治疗需求,更是成为了很多人趋之若鹜的风口。

对此,资深医疗投资人、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王海蛟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一个成熟的投资人应该遵循市场发展趋势和投资的底层逻辑,看到标的本身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热门赛道。

日前,王海蛟总已确认受邀出席即将在上海举办的【CHC·中信证券医疗健康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CEO峰会】,并参与话题讨论。而在此之前,CHC医疗传媒有幸访谈王海蛟先生,就中国医疗投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展开对话,探讨医疗投资人的价值主张。

CHC医疗传媒:王总您好,据了解高特佳是较早在国内聚焦医疗健康产业领域PE投机构,彼时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高特佳这一选择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王海蛟:高特佳2001年成立于深圳,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聚焦医疗健康产业,而最初我们是一家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广度非常大,包括股权、股票等。2007年,高特佳转型为综合型的PE机构,专注做股权投资。2013年,高特佳第二次转型,在专注PE的基础上开始聚焦医疗健康产业。

之所以选择聚焦医疗健康产业,主要是由于宏观认识与微观实践两方面的原因。

宏观上,人口老龄化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确定趋势,未来必然将持续释放出强大的医疗保健需求,而与此同时,在加入WTO十几年后,中国人均收入得到了极大提升,居民消费升级,医疗支付能力明显增强。因此,我们认为在刚性需求驱动下,医疗健康产业将爆发出强大的潜力。

而在供应端,到2013年,我国医药产业已经保持了较长一段时间的两位数高增长,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GDP的两倍左右,中国卫生费用总支出也达到了3万亿以上的规模,可以说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投资潜力。

需求长期确定增长,供给侧又有骨干企业可以投资,所以我们认为医疗健康产业具备高成长性,可以作为高特佳的主赛道。

在微观层面上,高特佳此前的投资实践也验证了我们对于医疗健康赛道的判断。2003年,高特佳投资了国产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迈瑞医疗,到2006年迈瑞医疗在纽交所上市前退出,3年时间获得了10倍以上的回报。2007年,高特佳收购了以血液制品业务为主的博雅生物,2012年博雅生物登陆创业板,我们获得了超过10倍的回报。而且,这两笔投资的回报都是源于企业的良好发展,而不是基于估值的投机。

在宏观趋势的确定和微观实践的验证下,2013年高特佳正式转型,聚焦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并发行了第一期医疗健康基金。

CHC医疗传媒:您作为拥有十多年医疗行业投资经验的资深投资人,如何看待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王海蛟:我们把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划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1978年。这一阶段我国解决了重大恶性传染病,建立了基本的卫生保障制度,并建立了国有体系的医药工业生产部门,低水平保障了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在这一期间,中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1945年的35岁,提升到了1979年的66岁。不过由于当时经济政治环境限制,这一阶段并未形成强有力的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部门,医疗服务机构也全部是国有的。

第二阶段是1979年-2017年。这一阶段政府在医疗领域的投入大幅减少,尤其是在2000年左右,政府投入占卫生费用总支出的比重降到极低。但是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建立起了我们自己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一批有一定竞争力的医疗企业,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进入了全民医保时代,医疗产业实现了供给和需求双增长。

不过这一阶段,由于医疗支付还是以居民自付为主,支付端的声量相对较小,产业部分处于强势地位,供给决定需求。

第三阶段是2017年以后。医保局成立,与药监局和卫健委形成三医联动,推动整个医疗产业的良性发展。这一阶段,由于医保支付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医保改革推动医药带量集采后,支付的话语权压过了生产,形成了需求引导供给的新局面,国产医疗企业进入爆发期。

在2017年以前,因为供给端话语权更重,所以对于企业而言,营销能力重于研发能力。因此,投资人在选择标的时会非常看中企业的营销能力。而在2017年以后,需求决定供给,企业需要依靠产品力来抢占市场,因此我们会更看中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CHC医疗传媒:当前医疗行业正在呈现出赛道不断细分的趋势,在越来越多的细分赛道中,作为投资人应该如何选择?

王海蛟:我们投资细分赛道的话,主要看增速和规模。就当前中国市场来看,我觉得规模不应该低于50亿,增速至少应该在行业的两倍以上。比如说,现在医药产业的增速大概在5%-10%,医疗器械增速大概10%-15%。因此,我们要选择细分赛道的话,如果是药品领域的,希望规模在50亿以上,增速在20%以上;如果是器械领域,希望规模是50亿以上,增速在30%以上。

不过作为成熟的投资人,我们在选择标的时,更关心的还是它的核心能力,而不是它所处的细分赛道。作为企业创始人,如果你是打算走差异化战略,你要告诉我你的技术优势在哪;如果你是走成本领先战略,你得证明你的成本是业内最低的。当然,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底线,就是质量一定要能达到要求。

而且,在2017年我国加入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组织后,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新药可在国内同步上市,原本对国内药企的保护不再,相当于说,国产企业从全运会步入奥运会,参与全球竞争。因此,我们在选择标的时也要从全球视角去考虑,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成本优势,都应该是全球领先的。

CHC医疗传媒:疫情以来,医疗行业得到了更大的关注。您认为疫情对于医疗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疫后行业又将面临哪些调整?

王海蛟:关于疫情对于医疗行业是正面的影响,我是打问号的。

从长远来看,疫情相当于做了一次全民健康教育,医疗健康产业在获得了大众和政策的更多关注后,毫无疑问将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从短期来看,虽然新冠检测、预防、治疗等相关领域在防疫需要的催化下获得了资本青睐而有了超高的增速,但对于行业整体发展而言,疫情带来的却未必是正向的影响。

医疗健康产业由需求、供给、服务和支付四方构成,但是在疫情影响下,居民封控、医院停诊、生产停产,需求、服务、供给都受到影响。据统计,2020年我国医药终端销售就同比下降8.5%,医保基金结余也首次超过了3万亿元。可以说,从短期来看,医疗行业整体在疫情背景下是受损的。

疫情后,医疗健康产业将获得更高的增速,而在疫情期间发展过热的新冠概念企业可能会有所回调。

CHC医疗传媒:近年来,医改费控不断推进,给医疗行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您如何看待这一影响?

王海蛟:首先我们必须肯定,通过医保集采“以量换价”,切实降低了我国医保的支付压力和居民的医疗消费压力,让更多人可以不用担心看不起病的问题。同时,在产业发展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从需求端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医疗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

但是,当前医保集采在谈判时唯价格论的“最低价中标”,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是不利的。因为对于医疗企业而言,产品的价格往往是与研发、生产成本以及质量水平成正比的,如果集采谈判仅以价格为标准,就可能造成行业内劣币驱逐良币,拉低产品质量底线,打击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近年来,冠脉支架、球囊等高值医用耗材都已经被纳入医保集采,降价幅度高达90%。然而日前,某医院心内科知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在为一名患者做手术时,连用4个球囊都破裂了,造成了患者血管穿孔。因此他认为,在医保集采时,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牺牲产品质量。

所以说,当前我国的医保集采制度还是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唯价格论的最低价中标不可取。在集采谈判时,应该多维度系统性地评估产品的质量、成本、疗效、价格等属性,选择最优解,或者在同类产品中,根据价格、疗效的不同建立多元化的采购清单。

CHC医疗传媒:十几年的医疗投资实践中,您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论是什么样的?您认为一个优秀的医疗投资人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王海蛟:投资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要顺势而为。这个“势”既是趋势,也是势能。

趋势很好理解,就是顺应国家发展、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的趋势。比如前面说的,高特佳2013年转型聚焦医疗健康产业,就是因为看到了人口老龄化大趋势带来的医疗保健需求。

在找到这个趋势后,就要进一步去寻找这其中我们与他人的差距在哪里。高低落差就形成了“势能”,差距越大势能越大,机会也就越多。2021年,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2021年之前,我们总是可以找到中国和世界平均的差距,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更大的差距。如果在医疗健康产业中,哪个领域的差距比中国和全球平均差距更大,其中可能就蕴藏着巨大的机会。所以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我们就选中了体外诊断领域,果不其然,中国体外诊断领域在随后的几年里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至于说医疗投资人的特质,首先必然是要具备一定的行业专业度。医疗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对一个投资标的进行评估的时候,起码要对他的技术路线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此外,竞对分析、行业分析、人际交流、协调沟通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一颗大心脏,有能够坦然面对失败的好心态,毕竟投资成功率并不是那么高。

CHC医疗传媒:您将作为嘉宾出席今年的CEO峰会,参与“基因与细胞论坛”的讨论,就“加速崛起的黄金赛道”这个主题,您能提前透露一些您的观点与想法吗?

王海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基因和细胞疗法可以说是解决人类疾病的终极方案。在分子生物学中有一个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蛋白质再到器官,最后形成人类。根据这个原则,从逻辑上来讲基因与细胞疗法是能够解决所有疾病的。因此作为投资人,我肯定是看好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上帝的密码”并没有那么好破解,当前很多基因治疗公司的临床试验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前途肯定是光明的,但道路也肯定是曲折的。


关键词: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