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 正文

三季度债券违约卷土重来 民营企业融资仍难

2018-09-27 13:34:17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高负债、规模快速增长,但经营效率、现金流高度紧张的共同特点。一旦外部环境变化,借新还旧的负债驱动模式无法继续,企业经营又不能改善,债务问题必然爆发]

短短一天之内,4家企业的5只债券违约,涉及本息超过60亿元。短暂恢复平稳之后,债券违约高峰突然卷土重来。

9月25日,浙江大型民营企业新光集团的两只债券“15新光01”、“17新光控股CP001”同时发生违约,涉及本息金额总计约30亿元。同一天,上市公司利源精制等3家企业也发生了债券违约。

这并非近期违约的债券全部。第一财经根据Wind统计,9月截至25日,已有9家发行主体的12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合计约165亿元。而自7月份以来,债券违约呈高发态势,到9月25日,三季度单季已有21家企业的47只债券违约,涉及余额达486亿元左右。

与上半年相比,债券违约的特征并未出现大的变化,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又是其中的重灾区,三季度6家上市公司违约债券余额达到219亿元左右,占比近半。

“出现违约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高比例举债、资金投向不能覆盖负债的企业。”业内人士分析,这些企业过度依靠举债驱动规模增长,但经营效率、现金流没有改善,一旦外部环境变化,借新还旧无法继续,债务问题必然爆发。

上市公司违约规模占比近半

根据新光圆成9月25日披露,截至当日,由于资金紧张,未能筹集资金按期足额兑付本息,其母公司新光集团发行的“15新光01”、“17新光控股CP001”两只债券发生违约,涉及金额本息总计约30亿元。

披露信息显示,15新光01发行规模为20亿元,票面利率为6.5%,本期兑付日为9月25日,应付本金17.4亿元,利息1.3亿元。截至到期兑付日终,新光集团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此外,发行规模10亿元的17新光CP001,截至9月22日应付本息10.68亿元,但截至9月25日,新光集团仅兑付70716万元。

新光集团并非当天唯一一家违约的企业。除了新光集团,利源精制、河南众品食品公司两家企业,也在同一天出现了违约。其中,河南众品食品公司1.5亿元债券本金违约,利源精制5180万元利息违约,涉及本金7.4亿元。9月25日短短一天之内,出现违约的债券本息就接近40亿元。

而这还不是近期债券违约的全部。进入7月份以来,债券违约呈高发态势,违约主体、债券数量、金额均快速上升。根据第一财经粗略统计,当月,共有7家发行主体违约,违约债券20只,违约债券余额约为178亿元;8月份则有9家主体违约、涉及债券15只,违约债券余额143亿元左右。

而进入9月份之后,违约仍未见放缓。包括上述4家企业在内,截至9月25日,当月也有9家发行主体的12只债券违约,违约债券余额合计约164.90亿元。据此计算,截至9月25日,三季度单季已有21家发行主体的47只债券违约,目前违约债券余额合计485.70亿元。

相对于上半年,2018年下半年债券违约数量显著上升。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2018年上半年,共发生28起债券违约,涉及金额共计283.51亿元。

随着债券违约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也卷入其中。公开信息显示,自从7月份以来,至少已有永泰能源、乐视网、金虹控股、利源精制、*ST凯迪、印纪传媒等6家上市公司债券违约。虽然涉事企业数量不多,但违约债券本息规模却极为庞大。

债券违约的上市公司中,涉及债券数量、规模最大的是永泰能源,违约债券多达14只,规模合计182.30亿元。7月5日,由于永泰能源未能按期偿付到期本息,初始发行规模为15亿元、票面利率7%的“17永泰能源CP004”违约,违约本息共计16.05亿元。

违约发生后,导致其他13只债券也出现交叉违约,其中发行规模10亿元以上的就有7只。

此外,永泰能源母公司永泰集团也出现违约。7月5日,因触发交叉条款,永泰集团发行的超短融“18永泰集团SCP001”也发生违约,违约本金为10亿元。加上永泰能源,“永泰系”违约债券合计高达192.30亿元。

此外,*ST凯迪也多次违约。继5月“11凯迪MTN1”本息6.98亿元违约后,该公司在9月5日公告称,因资金周转困难,不能按期支付“16凯迪01”和“16凯迪02”两只债券的利息,且涉及金额为8.46亿元的16凯迪01也不能按期回售。

此外,印纪传媒、金鸿控股分别在9月10日、8月24日出现违约,金额分别为4.24亿元、4.34亿元。加上乐视网8月份发生的0.73亿元违约,三季度已至少有6家上市公司债券违约,违约金额达到219亿元左右,占比达45%。

收益难以覆盖负债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但对于违约的企业来说,不幸却是相似的。

“去杠杆打击最大的,是高比例举债、资金投向不能覆盖负债的企业。”华南某股份制银行一位中高层对第一财经称,这些企业往往具有高负债、规模快速增长,但经营效率、现金流高度紧张的共同特点。一旦外部环境变化,借新还旧的负债驱动模式无法继续,企业经营又不能改善,债务问题必然爆发。

单纯从负债来看,新光集团负债并不算高。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其总资产812亿元,总负债46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57%。此前的2015年至2017年,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8.87%、58.12%、57.79%。

但新光集团的资产结构却为违约埋下了隐患。根据新光集团8月29日披露的一份债券募集说明书,截至3月底,其短期借款60.85亿元,应付票据3.55亿元,其他应付款3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48.95亿元,合计超过115亿元。而到了6月底,这一数字已大幅攀升至206亿元,短短3个月增加了91亿元,除了短期借款高达71.45亿元,还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31亿元,应付票据3.3亿元。

短期负债高悬,但流动资产却并不多。截至6月底,新光集团账面货币资金仅有14.19亿元,比年初大幅减少20.74亿元,仅偿还短期借款就存在57亿元以上的资金缺口。即便加上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4亿元,以及19.3亿元的应收账款、68.8亿元的存货以及26.6亿元的其他应收款和流动资产,也不足以偿还上述负债。

负债大规模增加,资产收益率却并未同步提升。2015年底到2018年6月底,新光集团总负债分别为215.37亿元、399.55亿元、448.67亿元、469亿元,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90亿元、136亿元、138亿元、81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16.29亿元、21.23亿元、52.04亿元、9.9亿元。

2015年到2017年新光集团的营业利润增长,还是依靠房产增值。披露显示,2015年到2017年,该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5.9亿元、0.81亿元、26.72亿元,占当期营业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6.21%、3.82%、51.33%。

资产规模、收入增长,并未带来现金流的改善。根据债券募集说明书披露,2015年至2017年,新光集团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5.48亿元、11.01亿元、-13.40亿元,而2018年上半年也仅有1.47亿元。

不仅是新光集团,利源精制也存在同样的情形。“这些企业的手法基本一致,就是利用负债做大资产规模,又依靠规模提升估值,再做大负债。”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说,这些企业规模扩大并不是依靠内在经营增长支撑负债,而是在资产估值增长的前提下,不断撑大负债规模。一旦市场景气结束,高估值不能持续,其债务也无法支撑。

民营企业融资仍难

出现债券违约的企业类型,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并无二致。除了少数国企外,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

自从2017年7月中旬以来,短短两个月内,监管层屡次表态,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9月18日,央行召开“改进民企融资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座谈会,央行行长易纲出席会议并讲话,这已是央行两周内第二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如何加强民企金融服务。

更早些时候的7月17日,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带队赴中国银行总行,就银行业加大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力度情况进行调研督导,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目前来看,(民企融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当然,一些企业自身的调整也没有完成。”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债券违约的企业本身存在负债过高、资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债务风险较大,融资仍然存在困难。另一方面,银行信贷投放还是更多偏向国企、供应链融资,以及专攻细分领域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经营、现金流都比较好的企业。

关键词: 债券 收益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