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科技 > > 正文

营养科普 步履不停

2021-02-23 06:46:06来源:互联网

◎马冠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公众号“马上营养”主笔)

2020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特别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刚刚开启,小小的新冠病毒就肆虐全球,影响了全球人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在“渺小”的病毒面前“伟大”的人类这样无能为力?

疫情让“免疫力”成为全民关注的热词

由于这场疫情,2020年的热词有新冠病毒、肺炎、免疫力、抗疫……这其中“免疫、免疫力”可以说是热中之热。你随便在网络上输入“免疫力”,马上就会显示出与之相关的上亿条资讯在等待你去阅读。在疫情期间,我国的营养学者们也没有闲着,也在夜以继日地分析我国居民营养健康问题及原因,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寻找证据,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修订提供依据。

我从事营养与健康研究30余年,负责过6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500篇,创立公众号“马上营养”之后,我们的团队——马博士健康团撰写了科普文章千余篇,新媒体阅读量超过4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度和普及率。2020年,我荣获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颁发的全国第二届创新争先奖状,典赞·2020科普中国年度科普特别人物,这是莫大的鼓励。

回顾过去这一年多的生活,与其总结我个人的工作轨迹,我还是更愿意跟大家聊聊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相信我们都有共同的感觉——这一场疫情让大家更加意识到,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生活。作为一名营养学者,我更愿意自己是一个科普者,把饮食与免疫力的关系传递给大家,这二者的关系有多密切,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就有多大。

人类与疾病的“对战”尚未看到赢家

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有多种多样生物的存在,有体积庞大重达几吨的大象,有小到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这些生物原本就是地球上有的,一直和人类共生共存。这其中有对我们有益的,也有有害的,还有一些“察言观色”、随时可能叛变的中间分子……近百年来,人类一直在研究开发药物、疫苗、保健食品等等,以期杀灭致病微生物,来防控疾病。在旷日持久的对抗中,人类可能取得了局部、暂时的优势,但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真正终极赢家。

通俗点说,免疫力指的就是我们抵御疾病的能力。在致病微生物来袭时,有些人容易得病,有些人不得病或者病情比较轻、康复得比较快,这就与个人的免疫力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中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个人的免疫力有生下来就有的,从娘胎里带的;还有后天在和致病微生物的对抗中获得的。膳食营养是免疫力的物质基础。为此,2020年全民营养周的宣传主题设立为:“合理膳食,免疫基石”,倡导人们要好好吃饭,“学会”吃饭。

吃饭这件事 早已过了“口欲”阶段

看来,吃饭不仅是满足口欲的一件事,还关系到健康。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不会吃饭”。君不见,不吃早餐的、吃饭不规律的有,大吃大喝、毫无节制的有;还有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不吃这、不吃那,把自己整得面黄肌瘦。“不会”吃饭、不好好吃饭就会给健康带来损害,高能量、高脂肪摄入会增加患肥胖的风险,进而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等风险;钠盐摄入过量,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长期偏食、挑食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

2020年1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正式发布。和5年前相比,我国居民营养状况有喜有忧。

喜的是,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充足,优质蛋白质摄入进一步增加;经常饮酒率有所下降;减盐取得成效,人均每天烹调用盐9.3克,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1.2克。忧的是,膳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食用油、食用盐摄入量仍高于推荐值;水果、豆及豆制品、奶类消费量不足;超重肥胖的形势严峻,城乡各年龄段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部分重点地区、人群,包括婴幼儿、育龄妇女和高龄老年人面临重要微量营养素缺乏等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认识到好好吃饭的重要性。早在西汉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表述,可以说是最早的膳食指南。1989年,我国发布了第一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随后在1997年、2007年、2016年也相继更新发布。

牛年已至,我国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这其中有科学技术疫苗研发的作用,也与个人的配合密不可分。我们还是需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好好吃饭、每天运动,练好内功,让外邪不能入侵。

关键词: 营养 科普 步履 不停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