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知识 > > 正文

百万亿级的银行资管转型面临三大挑战 都有哪些原因?

2018-12-01 16:23:04来源:

伴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和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的加速,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正面临新旧体系的转换,而商业银行也将在市场格局中开展新一轮的市场竞逐。

在银行“轻型化”转型的过程中,很多银行将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实际上,这是一个体量为百万亿级的市场,存量规模和市场潜力均对银行有极大吸引力。如今,资管新规出台后政策环境有所变化,银行转型的成败决定着能否在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如何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实现“去同质化”?如何看待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及面临的挑战?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中信银行资管中心总裁李国峰。

资管“去同质化”

李国峰表示,资产管理行业正处在阵痛期。在2020年底之前,银行须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完成产品净值化、客户分层管理、资产配置优化、运营体系升级、公司化改制等转型任务,时间紧,压力较大。

“从市场情况看,中信银行去年下半年发布了‘中信银行资管经理人景气指数’,最近6个季度的指数处于荣枯线以下,其中前5期指数呈现持续下降走势,反映了银行资管行业景气度持续偏弱。直到今年3季度指数才有所回暖,反映了7月20日一行两会下发资管新规补充通知后,以及9月28日银保监会正式下发理财新规以来,银行资管业务规则得到明确,市场信心逐步恢复。”李国峰称。

长期以来,银行理财业务呈现同质化发展态势。在资管新时代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再局限于产品预期收益率,“去同质化”将越来越明显。

李国峰表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发展特征比较明显,各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形态差异不大,同业竞争主要比拼产品预期收益率,产品体系基本趋同。但资管系列新规的出台正在推进银行理财的差异化发展。

“理财客户的投资需求正逐步从注重本金安全的‘类存款’投资,转向包括固定收益、权益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在内的复合型投资。同时,境内标准化投资标的及投资策略日益丰富、监管规则日趋完善,多策略、多资产的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将逐渐兴起,成为下一阶段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和收益的重要增长点。”李国峰认为。

他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由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型是必然趋势。在净值化产品时代,银行资管不能再享受隐性刚兑的“政策红利”,核心竞争力在于为客户持续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和业绩回报,形成优势品牌。具体表现在产品研发能力、投资管理能力、渠道销售能力和科技运用能力四个方面,这其中包括了客户需求反馈和响应机制、风险定价和投资决策机制、三位一体销售体系和科技在场景中运用等方面。

“资管业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服务+自营’的业务定位,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必须统筹安排。一方面,发挥零售、私行、公司、同业等部门的主渠道作用,为资产管理业务提供销售支撑;另一方面,加强与公司、投行等部门的联动,共同获取合意资产,提高资产配置能力。通过体系化经营,形成资产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李国峰表示。

分化加剧

“未来在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银行资管将更注重培养主动管理能力,其选择委外管理人的标准更加严格,门槛相应提高。受此影响,商业银行委外业务将面临分化。主动管理能力强的银行资管,委外将会作为主动管理的辅助和补充,主要选择在投研能力和投资范围等方面互补性强的委外管理人合作;而主动管理较弱的商业银行,委外需求会增强,投资管理将更多依赖委外管理人。”李国峰表示,中信银行资管业务策略以主动管理为主,以对外投资合作为辅,在组合基金和债券专户等方面,优选投资能力强的外部机构适当开展合作,委外规模占比很小,不到产品总规模的1%。

实际上,中信集团拥有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等领域的金融全牌照,其集团协同作战能力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也会逐渐突显。

据了解,早在2010年9月,中信集团设立了业务协同部,对外开展战略合作,对内进行资源整合。

李国峰介绍说,中信集团“商行+投行+信托”的大资管模式合作逐渐成熟,通过联合开发创新产品、共享渠道资源实现交叉销售。集团内15家金融子公司联合为客户融资,除理财、结构化融资、债务融资、跨境融资等传统产品外,还开展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永续债、员工持股等创新类产品研发及合作。

“依托中信集团的金融全牌照以及中信银行海外子公司优势,中信银行资管在跨境多资产配置能力上取得同业领先。”李国峰表示。

继股份行、城商行之后,中行、建行也陆续发布了成立理财子公司的消息,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正式文件也即将公布。

“理财子公司未来前景光明,将和基金、信托、券商资管和保险资管等大资管机构一道,成为我国大资管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为客户持续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和业绩回报。”李国峰表示。

据他介绍,目前,已有十余家商业银行发布公告拟成立理财子公司。根据监管导向和行业趋势,中信银行成立了资管业务转型发展领导小组,在全面落实资管新规各项监管要求的同时,积极推进资管业务公司化改制,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方案,待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正式下发后,择机向监管机构正式提交申请。

李国峰认为,设立理财子公司是监管鼓励银行独立进行理财业务运营,也有利于实现与其他机构在理财业务上的一致性。但是,银行在资管转型中也面临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投研能力、科技系统支撑和净值化管理经验三个方面。“在金融机构的对比中,银行与基金同业在人员数量、人才结构和策略能力等方面差距较大,且银行资管科技系统开发建设较晚,在估值、核算、信批等方面存在短板。同时,银行资管善于管理预期收益型产品,而在净值化产品管理中经验有所欠缺。”

关键词: 资管转型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