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全球热泵行业经历了一次起伏。根据行业统计,全球销量下降了约 1 个百分点。上半年下滑明显,下半年才出现回暖。从地区来看,美国和日本表现亮眼,美国销量同比增长 15%,日本全年增长超 5%;而欧洲则出现 21% 的大幅下滑,德国下降近 50%,法国下降约 25%,背后原因是电价偏高、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中国市场则相对稳定,新增装机与 2023 年基本持平,但部分细分品类销售有所放缓。
在这样的波动中,一个问题愈发清晰:中国的热泵之路,应该如何走?
一、中国市场的潜力与挑战
从总量上看,中国的热泵安装容量已达 270GW,但只覆盖了不到 5% 的供暖需求,在供暖设备销量中不足 10%。
这意味着,热泵在中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农村地区、华中和华南城市区域的新建与改造需求,将是未来的重要增量。与此同时,热泵在商用和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也在增加,建筑规范与区域政策正在成为新的驱动力。
但现实挑战也不容忽视:
用户认知门槛高,“空气源热泵”概念复杂;
产品体验需要更节能、更舒适,才能真正进入千家万户;
行业需要更多技术突破,来应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二、热立方的坚持:22 年专注,只为“让世人皆温暖”
面对机遇与挑战,成立于 2003 年的热立方选择了一条最不花哨,但最扎实的路——22 年坚持专注热泵技术创新。
创始人童风喜(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专业)与郑双名(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硕士)出身技术科研背景,他们的初心很简单:让热泵真正走进普通家庭生活,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舒适、节能的冷暖体验。
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热立方在技术上不断突破:
研发出全球首台全直流变频热泵,打破采暖性能边界;
产品能效高达 425%,在 -35℃ 至 55℃ 的极端环境下依然稳定运行;
从挪威的极寒,到漠河的冬夜,热立方用产品验证了可靠性。
2004年热立方安装在挪威的第一台地暖机
三、“地暖机”:让复杂科技变得简单
行业的另一道难题,是传播与认知。大多数用户对“空气源热泵”概念并不熟悉,理解成本高,普及难度大。
2021 年,热立方提出了一个创新思路:把“空气源热泵”重新定义为“地暖机”。简单的三个字,把复杂的科技翻译成用户能理解的语言。战略落地后:百度指数提升 19 倍;抖音指数增长近 1000 倍;全网声量突破 20 亿次;“地暖机”逐渐成为热泵采暖的核心关键词。
从行业术语到生活语言,这一步,让热泵离大众真正更近了一点。
四、“舒适家 3.0”:一台机器,四季舒适
除了命名,热立方更注重产品本身的用户价值。最新推出的 地暖机舒适家 3.0 系统,将采暖、制冷、除湿三大功能集于一体,通过地面水循环实现:
无风制冷,不再直吹冷风;
恒温恒湿,四季舒适;
一机替代传统中央空调 + 地暖组合,更节能、更健康。
这背后,是热立方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不是单纯的供暖或制冷,而是全年无忧的舒适生活体验。
五、从行业到用户:温暖的落地
截至 2025 年,热立方已在全国建立超过 500 家专卖店,华北销量增长 200%,华东、华中区域销量翻番。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地暖机”,告别了传统取暖的能耗与不便,迎来了新的冷暖方案。
在行业舞台上,热立方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推动技术进步;在用户市场中,它更像一个守护者,用真诚与创新,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全球市场的波动,提醒我们:热泵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但从长远看,它依旧是能源转型和绿色生活的关键一环。
对热立方来说,22 年的坚持和创新,正是为了在行业需要答案的时候,拿出一个既接地气、又面向未来的选择。
“让世人皆温暖”——这句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热立方正在努力兑现的承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