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超导材料最高临界温度刷新 离室温超导目标更近一步
此次,美德两国研究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预测。他们使用一种被称为金刚石压腔的设备,利用两颗金刚石挤压一小块儿镧样品,使其在170吉帕的高压下转化为氢化镧化合物——LaH10,然
-
我国能量最高质子回旋加速器实现一器多用 可用于医疗等领域
张天爵告诉记者,100MeV回旋加速器虽然个头不大,但束流功率为国际同类装置最高,且供束流强范围也最大;在国内首次实现大型质子加速器束流双向引出,可同时为两个用户供束,使用户束流
-
NASA:未来10年实现37次太空发射 2028年建造一个月球基地
据悉,这是自1972年以来美国首次以人类为主导的登月任务详细资料,在一份图表中,美国宇航局介绍了建造“太空站门户”逐年任务指南,以及人类前往月球的太空路径、人类太空试飞和预计20
-
中国科学家将主导基因组标签计划 创新与协作将贯穿始终
“新技术也会随着计划的开展不断创新。”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李党生说,例如,GTP2 0时代或将探索荧光标记的使用,最终实现蛋白质表达的可视化,科学家不必在条带中确认蛋白质的表
-
中国浮空器突破海拔7000米 创高空探测世界纪录
浮空器指内充轻于空气的气体,依靠大气浮力升空并驻留和飞行的飞行器。系留浮空器通过系缆与地面锚泊设施连接,是一种无动力飞行器。据介绍,为服务第二次青藏科考,空天院自主研发“
-
印度成功发射一颗地球观测卫星 用于农业、林业和灾害监测等领域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人士说,地球观测卫星RISAT-2B将取代于2009年发射的RISAT-2,用于农业、林业和灾害监测等领域。RISAT-2B配备了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在白天、夜晚以及阴天条件下拍摄地球照片。
-
火星探测全景相机研制成功 可提供特定岩石的详细图像
研制成功的全景相机将被交付给空客公司,安装到“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火星车上并与其他仪器进行校准测试;之后,火星车将被移送到法国图卢兹进行环境测试,用火星车导航摄像头对全景
-
德国科学家首次将地球上水的起源与月球的形成联系起来
明斯特团队进行的测量表明,地球的钼同位素介于碳质和非碳质陨石之间,这表明地球上的一些钼源自于外太阳系。而且,他们的最新研究进一步证明,地幔中的大多数钼由“忒伊亚”提供,而
-
机场安检到登机的全场景都能实现“刷脸”,这一全流程将在全国推广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智能安全技术中心主任石宇介绍,由该中心承担的中科院弘光专项项目“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已经实现全流程可“刷脸”。他们最新研发成果“人工辅助验证智慧安保系统
-
我国今年将再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 明年计划发射2至4颗
冉承其表示,预计到2035年,中国还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显著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满足未来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需求,并为全球用户提供
-
“朱诺”木星探测器任务团队首次发现 木星会像地球一样发生磁场改变
研究人员认为,木星上的气流可能是引发磁场变化的原因。这些气流从行星表面延伸至3000公里以下,行星内部在这一深度开始从气体变为高导电的液态金属。这些物质会切断、拉伸磁场,并使
-
蓝箭航天完成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整机试车 2020年下半年首飞
“天鹊”发动机的技术负责人祖诚告诉 DeepTech,在这阶段试车结束后,将对发动机进行拆分检查,接下来还要开展发动机的全程试车、边界条件试车、摇摆试车等工作,最终累计无故障试车时间
-
从电波到激光 星间信号传输模式这样变
星间激光通信给出了解决之道,它犹如动感超人发射的“动感光波”,速度极快能量更大。那么星间激光通信为什么能够满足更大的需求?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通信过程呢?实现星间激光通信的难
-
华为自主研发操作系统曝光 内部称之为“Project Z”
此外,报道还称华为Project Z开发过程遭遇不少阻碍,离准备就绪还需要一段时间。待其完成之时,华为仍需要第三方开发人员为其开发APP,这在中国大陆难度相对较低,但是在海外市场有一定难
-
SpaceX准备对Starhopper版星际飞船进行发射测试 飞行高度或达5000米
从外媒的报道来看,Starhopper版是SpaceX星际飞船中最基本的一个版本,其在结构上与最终运送人类前往火星和月球的星际飞船是相似的,但其尺寸要更小,Starhopper版星际飞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测
-
国产PLC光分路器芯片占全球市场50%份额
一是高质量的高折射率差硅基SiOx集成光波导材料基础薄弱。微电子技术中二氧化硅薄膜材料的厚度,一般仅为几百纳米;而平面集成光波导芯片中,则要求二氧化硅膜的厚度高达几个微米,甚至
-
瞄准大科学大应用 中国首个超算科技园掀起盖头
早在8年前,中国首台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在济南超算中心亮相,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能够采用自主CPU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去年,“更高、
-
朱诺号发现木星和地球存在相似之处:磁场会经历长期变化
在这项研究中,NASA的科学家将最近的木星磁场读数与多年前从Voyage和Pioneer等任务中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比较。朱诺号飞掠木星时多次使用其磁力计获取数据,提供了有关当今行星磁场的大量信息
-
科学家创造出迄今为止最响亮的水下声音 高达270分贝
大多数参加过科学课程的人都听说过分贝音阶,它可以测量声音的响度。在音阶的最低端,是人类听觉的极限 - 比如10英尺外的蚊子嗡嗡声。55分贝是我们正常说话的声音,闹钟的声音达到80分贝
-
科学家猜测一个神秘“黑暗撞击物”在银河系碰撞出许多洞
然而,找到一个真正的暗物质目标仍存在很大难度。目前研究人员并不知道什么是暗物质,我们宇宙就像一个发光物体,我们看到的仅是其外面的一小部分,星系聚集在一起,就好像里面有什么
-
日本研发出高效吸光性材料 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吸收率都超过99%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领衔的研究小组首先利用加速器发出的离子束照射树脂材料以制造一些细小的孔,再经过化学处理使小孔扩展成圆锥形,使树脂材料拥有了精密的表面构造,最后以这种
-
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104光年的恒星周围发现三颗地球大小的行星
“这一发现令人兴奋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恒星非常明亮,离地球很近,”该研究第一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安德鲁·范德堡(Andrew Vanderburg)表示。“恒星越亮,我们对其行星就能了解得越多。”
-
现有观测卫星无法满足三极科学需求 发展三极天基观测正当其时
我国独立自主地发展了多种应用卫星,包括通信、气象、资源、海洋、导航、环境与灾害监测、天文、空间探测卫星和其他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数量和种类大大增加,卫星的性能和质量也
-
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了非传统食物来源 可食昆虫最有潜力成为人类的新食物
缪尔称:“现在,全世界都在努力寻找不仅营养还生态环保的食物。昆虫的营养价值取决于种类、成长阶段和生活环境,但总的来说,昆虫蛋白含量高,堪比富含脂肪酸的鱼类,对于营养不良的
-
SpaceX发射首批卫星 计划2022年实现飞船登陆火星
马斯克表示,两处平行设施同步进行,目的是加快研发速度,在竞争中“看看哪一边更有效率”,即便答案“可能两个都是”。他曾在去年12月表示,他有60%的信心,SpaceX将在2020年底前准备好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