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NASA计划2020年送设备上月球 力争2024年执行载人登月任务
美国宇航局提供每家公司用以研发登陆器的合约金额,在7700万美元到9700万美元不等。美国宇航局局长布莱登斯坦称:“2020年,我们的初步科学和技术研究将会在月球表面进行,那将有助于5年
-
点赞!中国学者模仿蜘蛛网研制出“超弹性”硬碳材料
“如同蜘蛛网,这种材料的内部结构是线与线之间交叉焊接,整体类似于一个‘毛线团’。”中科大博士生秦冰介绍,这种结构设计赋予了材料新的性能。实验显示:其回弹速度每秒钟达0 86米;
-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人类疱疹病毒基因组包装关键机制
在疱疹病毒生命周期中,最关键的过程之一就是将DNA剪切酶“召集”到衣壳独特的DNA通道上,识别、包装和切割双链DNA,最终产生含有基因组的病毒粒子。当病毒基因组在病毒衣壳内装满后,会
-
美国宇航局选定三家公司向月球发送登陆器 预计在2020年和2021年发射
AN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在宣布今天的评选结果时说:“这些公司是美国人的聪明才智、远见和技术诀窍的最好代表。得益于这些登陆器及其它们搭载的仪器,不久的将来将进行的
-
科学家建立黑洞声学类比模型 间接证实霍金的黑洞辐射理论
据报道,研究人员用一种叫做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量子物质建立了一个模拟太空黑洞的模型。该模型模拟了黑洞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黑洞之外,光可以离开或进入黑洞。但是一旦进入黑洞
-
英国研究:长期使用导航会导致人类大脑出现退化
但更严重的是,大脑负责“导航”功能的组织长期得不到运用,会出现退化。他解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海马体可能就是因缺乏锻炼而出现萎缩,以至于疾病来袭之时,孱弱的脑组织根本不
-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类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 大小为地球的3倍
研究人员称,这颗名为“NGTS-4b”的行星是科学家在此区域发现的第一颗此类系外行星。这颗行星的半径比海王星(海王星质量约为地球的17倍)小20%,质量为地球的20倍,距离自己的主恒星非常近
-
石墨烯最新“表亲”铅烯问世 有望成为实用的拓扑绝缘体
令他们惊讶的是,在铅烯下面形成了一种具有气泡结构的钯铅合金薄膜,类似于“威尔—费伦”结构(它把空间分割成体积相等的单元,让它们之间接触面的表面积之和达到最小)。2008年,北京奥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技术 可将化学反应催化速度提高万倍
由美国能源部资助的催化能源创新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可以通过朝催化剂施加波,制造出振荡催化剂来打破这一速度限制。波拥有波峰和波谷,当施加波时,波允许化学反应的两个部分以
-
天文学家担心美国“星链”计划“污染”星空 严重影响地面望远镜对宇宙的观测
欧洲航天局数据显示,目前地球轨道上有约5000颗卫星,其中大约1950颗仍在工作。除“星链”计划外,美国一网公司和亚马逊公司均提出各自的卫星互联网计划,打算分别将数千颗卫星送入太空
-
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中国造:20米以外鱼群感觉不到
曲宁宁说,作为一种高技术船舶,科考船的设计和建造难度较大,设计建造周期通常在4到6年,有的甚至达到了10年,是常规商船的好几倍。原因是与常规船相比,科考船的方案论证、界面协调
-
马里亚纳海沟发现“海底花园” 有金柳珊瑚、柱星螅等
当日,“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从一座海山的东侧半山腰开始往上爬,对底栖生物与岩石进行调查及取样。在约880米深度,“发现”号实时回传的高清视频画面中出现了一片色彩斑斓的“海底
-
SpaceX六次发射即可提供太空互联网服务 最快2019年年底
SpaceX悄悄宣布预期的初始运营能力(IOC)表明,该公司向消费者提供通信服务的计划与其首次即发射60颗、重18 5吨的“星链”卫星发射计划一样雄心勃勃。假设每次平均发射60颗“星链”卫星,Space
-
中国航天研制出助盲智能眼镜 可让困扰盲人出行的问题迎刃而解
据“助盲行智能眼镜”项目负责人朱建国介绍,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十七所导航与光电事业部长期从事惯性导航系统和光电产品的研发设计,具有深厚技术积累,由此萌发出利用航天惯性导航和光
-
中国太极计划:去太空捕捉大质量黑洞触发的引力波
“空间引力波探测与地面引力波探测在探测频段上是互补的。”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蔡荣根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LIGO这样的地面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的多是十
-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自主唤醒 进入第六月昼工作
玉兔二号月球车于当天2时16分收到正常遥测信号,成功自主唤醒,搭载载荷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中性原子探测仪在本个月昼期间将重新开机。随后,玉兔二号将按照科研人员
-
全新架构“数字退火”开创新计算技术 实现演算速度飞跃性提高
数字退火计算机的心脏DAU芯片富士通成功研发数字退火计算机。这台计算机运算速度惊人,日本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京需要8亿年时间才能完成的
-
再添重器!我国成功研制世界最高束流地下实验设施
据悉,在加速器研制过程中,项目团队攻克了强流离子产生、强流离子束加速和非拦截束流测量等关键技术。该加速器可以产生质子和氦离子等多种束流,运行稳定可靠。目前,该加速器产生的
-
我国大陆地区最长的海底成品油管道 定向穿越成功
中科炼化配套成品油管道全长248公里,建成后将推动我国西南省份成品油管道高效运行,破解管输油品资源不足、沿海资源难以调入的瓶颈,保障广东和西南地区成品油供应。此次定向钻穿越成
-
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精准定位 凭3岁照片找回失踪10年孩子
历经数千次训练和5次版本更新,技术团队开发出了具有上千层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人脸识别的精准度从最初的10%左右提升到了目前的96%。借助这一技术,警方通过数据库远程比对,精准
-
美国最新研究以金纳米粒子为催化剂 成功地用绿光激发“人工光合作用”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开发的新技术利用了金纳米粒子的特性,能高效吸收可见光中的绿光,不需要紫外线、高温环境
-
火星北极下方发现大量水冰 可能是数亿年前残存的冰盖
研究主要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学博士生斯特凡诺·内罗齐在提交给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没想到会在这里找到这么多水冰,这可能使它成为火星上继极地
-
首个支持两个神经网络的类脑芯片 三大科学城成创新高地
“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北京市科委公布了三大科学城的最新建设进展。其中,中关村科学城支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
日本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以富士山命名 将于2021年前后启用
“富岳”的开发计划投入约1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0亿元),将用于日本企业和大学在新药开发和暴雨预测等研究方面。研究中心的所长松冈聪称“力争在运算速度和节能性上实现全球第一”。“
-
SpaceX发射首批60颗卫星 开启太空互联网新篇章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表示,在星链计划能够实现小规模互联网覆盖前,SpaceX还需要再进行每次60颗卫星、一共6次的发射任务;如果要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则需要进行12次的发射任务。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