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刷脸了吗?
随着科技手段的升级,越来越多的小区开始刷脸进门。在为小区管理效率带来提升的同时,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让个人隐私和信息权利难以主张,不少业主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被刷脸”。
数据是否脱敏?安全是否到位?会被怎样使用?不仅关系公众的感受,也关乎每位业主的隐私。
日前,经四川省人民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提请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的《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明确,物业服务人不得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面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设施设备。
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条例》起草小组了解到,《条例》对物业强制刷脸的行为进行限制,既是保护业主隐私,也能防止共有资金被随意使用。
小区门禁竖起刷脸机器
人脸数据在哪儿、怎么用?
2020年9月,金牛区双城小区,原本刷卡进出的门禁,增加了人脸识别通道,甚至一度出现小区门口排起长队等人刷脸进入的情况。
2020年11月,双流区南湖逸家小区,原本刷卡进出的闸机旁,多了一个约一人高的人脸识别门禁。
同样的事情在越来越多的小区发生……
记者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对于人脸识别门禁收集的人脸数据,有小区采用本地储存的方式,还有小区在线收集处理。华润紫云府小区使用的“悦家”App中就包含“人脸识别”,点击进入,可以看到业主的照片。
△小区业主用于验证以及录入人脸信息的手机应用
采访过程中,不少业主表达了对人脸数据“在哪儿”和“怎么用”的担忧。“有听说过涉及面部信息的诈骗案件,担心自己的人脸数据被图谋不轨的第三方利用。”一位业主告诉记者。
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报告》提到,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5.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的95.8亿元人民币,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