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金融 > > 正文

旷视科技经受“偷脸”考验背后,阿里系公司多重身份曝光

2021-03-24 12:01:58来源:互联网

集微网消息,开年至今,A股市场已有60多家公司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材料。在风口浪尖上,“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开启A股IPO之路,因此,自IPO获受理以来,市场对其高度关注。

从日前集微网发布的《【IPO价值观】旷视科技止不住的亏损,对不上的财务数据何解?》一文可以看出,亏损难止的财务难题一直困扰着旷视科技。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向信息安全领域重拳出击后,“偷脸”、数据盗用滥用的事件被曝光,信息安全的难题也在考验着旷视科技。

此外,随着旷视科技招股书浮出水面,“阿里系”公司在旷视科技背后的多重身份遭曝光。虽然国内证券市场在推行注册制,上市的包容性更强,但并不意味着审核放松,IPO排队企业从原有的一轮问询到多轮问询,关于独立性、关联交易等问题更是受到重点关注。在此背景下,旷视科技和阿里系的多重关联交易也将遭受监管层的重点问询。

信息安全考验旷视科技核心业务

近两年来,随着人脸识别系统的“遍地开花”,人脸识别的信息安全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

2020年10月19日,我国首部《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经完成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流程。新规表明,“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

在今年3.15晚会,央视曝光了宝马4S店、MaxMara等部分商家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抓取包括性别、年龄在内的个人信息。这也直接表明了目前各方面对人脸识别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

而旷视科技是目前人脸识别最大的技术供应商,城市物联网收入更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

从业务来看,由于消费物联网领域进入时间早,旷视科技在线身份认证市占率已超60%,在国内生产的安卓智能手机中,超过70%的身份验证功能的技术提供者是旷视科技。但消费物联网领域的天花板低,因此,城市物联网成了旷视科技的最大商业化场景。

2015 年,旷视科技进入城市物联网领域,推出了人工智能摄像头,并不断强化硬件能力以配合尖端计算机视觉算法。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旷视科技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正应用于百余座国内城市、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城市物联网依旧是旷视科技的主要营收来源,占比稳定在60%以上。从近三年及一期的营业收入来看,旷视科技的城市物联网业务收入分别为15,852.10万元、54,301.95万元、83,138.55万元和46,101.54万元。

据行业人士透露,城市物联网业务是以政府项目为主,旷视科技该业务发展较快且占比高,导致其应收账款也水涨船高。

招股书显示,2017 年末、2018 年末、2019 年末和 2020 年 9 月末,旷视科技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4,197.11万元、59,574.12万元、83,131.67万元及 76,477.48万元,应收账款持续增长。2020年9月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更是高达15.53%。

整体来看,旷视科技的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复合增长率为154.04%,而高速发展的旷视科技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03.64%,远低于应收账款增幅。

对此,旷视科技表示,虽然公司客户的信誉度较好,但金额较高的应收账款仍然存在因不能及时回收给公司带来坏账损失的风险和短期偿债能力下降的风险,并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及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报告期内,旷视科技计提的损失准备或坏账准备余额分别1,076.23 万元、4,274.45万元、15,438.75 万元及 20,659.08 万元。

此外,虽然在城市物联网方面的布局在加大,但在“如何保障人脸识别数据采集安全、被采集的用户数据隐私如何保护”等问题上。旷视科技表示,其正在研发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研究中心项目,预算为200万元。该项目将“建立一套相关的AI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有效解决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问题”。

从200万元的预算来看,该项目能否完成AI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的重任?有行业人士表示质疑。

其在招股书中表示,尽管在不断强化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但仍可能因为遭到恶意软件、病毒、大规模黑客的攻击,或由于员工的管理与处置不当等造成信息泄露、损失,进而对其声誉和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旷视科技的这个提醒,更让人们对其人脸识别信息的安全性充满了担忧。

阿里系多重身份曝光,关联交易高达1.3亿元

由前述分析可知,对于人脸识别数据的滥用与个人隐私的安全性问题是旷视科技在技术上面临的一大挑战。而把旷视科技推上这个浪尖的竟是自家股东——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

2020年9月,李开复在演讲时公开表示:“曾帮助旷视科技寻找合作伙伴,包括美图、蚂蚁金服,让他们拿到了大量人脸数据。”虽然对于李开复的表示,有关方面予以了澄清或回应,李开复本人也表示是“口误”,但到底是不是“口误”?

从招股书股权架构来看,三位创始人印奇、唐文斌、杨沐占全体股东可行使表决权的70.28%,对旷视科技构成共同控制。由于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架构,三人的持股分别为8.21%、5.9%、2.72%,合计控制旷视科技2.42亿股A类普通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的16.83%。也即是说,其股份大部分被其他人持有。

从持股5%以上的股东来看,蚂蚁集团通过API持有15.08%股份,为旷视科技最大单一股东;阿里巴巴通过淘宝中国持有旷视科技14.33%股份;因此,“阿里系”才是旷视科技背后最大的股东,合计持股29.41%。

这便是阿里系的第一重身份——旷视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在阿里高额持有旷视科技背后,不单是看好旷视科技的发展并分享它上市的“资本盛宴”;双方背后的关联交易也牵扯出阿里系的其他身份了。

事实上,李开复也确实帮旷视找到了合作伙伴,而且是中国最顶尖的合作伙伴——“阿里系”公司。招股书披露的关联交易数据披露,2017年—2020年9月,旷视科技与“阿里系”公司的关联交易金额高达1.33亿元。

“阿里系”在其中扮演着客户和供应商的双重身份。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曾于2017年和2018年位列公司前五大客户中。作为客户,阿里巴巴及其控制公司与旷视科技累计交易金额达79.02万元;蚂蚁集团及其控制公司与旷视科技的交易额为5579.9万元。

此外,作为供应商,阿里巴巴及其控制公司与旷视科技的交易金额达7599.16万元;蚂蚁集团及其控制公司与旷视科技的交易额为6.14万元。“阿里系”公司累计交易7605.3万元。经统计,双方的关联交易总额高达1.33亿元。

根据过往监管机构问询的情况来看,这无疑会成为问询的重点。尤其是双方销售及采购业务情况,相关的会计处理方式;销售及采购交易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对该公司存在依赖,以及同为客户和供应商的合理性及必要性等。

整体来看,在当前数据安全问题处于风口浪尖的当下,旷视科技尚未能给出满意答案。随着政府项目为主的城市物联网业务发展较快,导致其应收账款也水涨船高,计提高额坏账对其自身盈利能力造成“反噬”;而和“阿里系”公司背后的多重关联交易,或将要面对监管层的问询。(校对/Arden)

关键词: 科技 经受 考验 背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