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新闻 > 通信/传统IT > > 正文

中国全面开通eSIM业务 网友:是时候和SIM卡说再见了

2019-04-02 09:22:25来源:国际金融报

或许,再过不久,我们就要和手机里那张小小的SIM卡说再见了!

4月1日,是中国联通正式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通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业务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eSIM可以理解为电子化的SIM卡。目前,手机里都装有SIM卡,用于实现基本的通信功能,而eSIM和SIM卡的功能相同,却无需卡槽,不再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插入设备,而是通过封装技术固化在终端设备中。

据了解,eSIM可借助空中写卡的方式对卡内数据进行更改,实现远程更新,具有省空间、节能耗、高效便捷等优点。

今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几家中国联通营业厅,咨询eSIM相关业务。据了解,目前该业务还未落实到手机终端,仅限于智能手表领域。

1

联通“吃螃蟹”

此次,中国联通是三大运营商中,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开通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业务的一个。

在此之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都推出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用户通过“一号双终端”业务,可实现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绑定,共享同一个号码、话费及流量套餐,无论主叫或是被叫对外均呈现同一号码。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联通推eSIM业务,是继eSIM开展“一号双终端”业务后又一标志性进步。SIM关乎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这也是中国联通积极布局eSIM的原因所在。

通信专家项立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一号双终端”就是可穿戴产品,如手表和手机共用同一个号码,而独立号码业务是全部分开;分开对运营商最大的意义是可穿戴产品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计费单元,并且可以连接更多的智能设备,在万物互联时代,这将是一个有利的竞争条件。

《国际金融报》记者获悉,为推广eSIM独立号码业务,中国联通配置了不同的资费政策。对于单产品,提供两类政策:一类是eSIM专属副卡产品,与主套餐共享资源,合并计费;一类是eSIM专属套餐产品,设置不同档位的资费套餐,以适应多元的消费者需求。

中国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由于目前eSIM独立号码业务主要是供智能手表使用,所以推出了价格较为实惠的10元专属套餐和20元专属套餐。10元套餐包含国内流量500M和国内通话60分钟,20元套餐包含1G国内流量和150分钟国内通话。

不过,上述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eSIM业务刚推出,目前还没有多少用户来咨询体验,且该应用还仅限于智能手表领域。包括HUAWEI Watch 2 Pro,三星Galaxy Watch和Apple Watch Series4智能手表。

“智能手机要想使用eSIM功能,前提是配置支持。”该工作人员介绍称,目前在智能手机上实现eSIM功能还有难度,目前只有在境外发售的iPhone XS、iPhone XS Max等几款手机支持该功能,国行苹果手机暂不支持。

2

背后的角逐

另有业界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eSIM的广泛应用还是寄希望于物联网时代。开启独立号码业务应用可以接入更多的智能设备,也可让eSIM真正进入物联网时代。

为此,在eSIM业务上,三大运营商早已启动了相关布局。据了解,中国联通在2015年就开始研究和布局eSIM业务;2017年,部分地区获批成为eSIM可穿戴业务试点;2018年,联通与华为、苹果在中国6省7市获批推出“一号双终端”和独立号码业务;此次,其独立号码业务又率先全国范围内开通。

中国移动在2018年6月宣布正式启动“eSIM一号双终端”,用户通过“一号双终端”业务,可实现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绑定,共享同一个号码、话费及流量套餐。

中国电信也在2018年9月宣布,在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武汉、成都7个试点城市开通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但仅限当地手机账号开通使用。

通信业分析师付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三家运营商都看到了eSIM的优势,不过就目前而言,由于智能设备的数量还很有限,运营商的“一号双终端”业务发展得并不理想,这个市场还在培育之中。

付亮进一步指出,比起传统的SIM卡,eSIM由于不需要另建卡槽,所以能够压缩设备的空间大小,有助于智能设备朝轻薄化方向发展;同时,eSIM能够耐高温、防尘、抗震,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更强,也更节省能耗;此外,传统插拔式的SIM卡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导致断网的情况,而对eSIM来说,这种概率或会更小。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观察人士对记者称,eSIM可以避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可穿戴设备使用者局限在一家运营商的服务中,其可以实现立即切换其他服务网络,且无需更换SIM卡。“对运营商来说,这是他们不愿看到的情景,所以目前看来,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推广eSIM业务上并不如中国联通积极,力度也没有联通那么大。”

该观察人士表示,核心考量还是在于中国联通目前在用户数量、营收利润以及规模等方面都相对处于劣势,其或希望通过提前布局eSIM,抓住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新机遇。

3

剑指物联网

多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因eSIM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等特性,在新型终端和硬件产品上代替传统SIM卡是一大趋势。目前,eSIM品类主要集中于智能手表等产品,未来将从个人电子消费品扩大到车联网乃至物联网领域。

付亮认为,虽然目前的市场还在培育之中,但万物互联开启从人与人、人与物到物与物的连接之后,市场对eSIM的需求将急剧增长。

项立刚也表示,目前的智能手表等设备更多是手机的附属产品,一旦eSIM独立号码业务得到普及,更多的智能设备将彼此连接,应用场景也会更加广泛,eSIM也将真正进入物联网时代。

据麦肯锡等机构预测,到2021年,全球将实现50亿个连接数,年复合增长率达95%,2022年,eSIM市场规模将达到54亿美元。

对于普通智能手机何时能使用eSIM卡,目前业界对此尚无定论,上述中国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应该就在这几年。”

值得一提的是,具有eSIM功能的设备在接入我国的移动网络前要先取得工信部的批准。截至目前,工信部仅批准在国内部分城市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商业推广eSIM。同时,监管机构允许智能手机市场引入eSIM功能的时间也尚未明确。

记者 汪建君

关键词: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