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新闻 > 热点 > > 正文

朱家源教授:糖尿病足溃疡的评估与处置

2022-06-29 11:24:46来源:壹点网
核心提示:关于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分期,我们以伤口基础部颜色来区分,分为:黑期、黄期、红期、粉期、绿期。

什么是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足溃疡主要指初期的糖尿病人,没有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人群,却已出现足部感染如甲沟炎、脚气感染等所造成的足部感染、化脓、溃烂等症状。糖尿病足溃疡多由于未系统控制饮食,未按时服用降糖药或者未定期监测治疗效果等因素,导致血糖控制不佳,造成患者末梢神经损伤、外周血管病变。这种损伤和病变在一定的诱因之下最终导致了这种慢性难治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将造成不可避免的截肢,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研究报告显示,糖尿病患者中15%~20%在病程中发生足溃疡, 据引发溃疡的主要原因分为神经足病、缺血足病和混合性足病(神经-血管性)。美国约6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为神经性溃疡,20%为血管性溃疡,20%为混合性溃疡。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中神经性溃疡较常见,占约64%,缺血性糖尿病足占约36%。

如何评估糖尿病足溃疡?

那么,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溃疡该如何评估和处理呢?在中国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论坛上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主任朱家源介绍:“创面是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热力、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作用下所导致的损害。常伴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以及一定量正常组织的丢失,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也称为伤口或者创伤。”

“糖尿病足部溃疡发生于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下足部,迁延超过2周的创面,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伴或不伴感染的创面。是糖尿病全身性病变在局部的恶化性表现,在慢性创面中具有代表性。其发生机制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局部感染(原发或继发)。这三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作为基础,外在的微小创伤就可作为诱因导致足部溃疡的形成。”朱家源主任介绍到。“关于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分期,我们以伤口基础部颜色来区分,分为:黑期、黄期、红期、粉期、绿期。”

糖尿病足部溃疡不同阶段治疗处理措施

朱家源主任介绍,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基于循证医学的观点,将糖尿病足部溃疡本身的发病及难愈机制的特点与现代慢性创面治疗之最新进展——“创面床准备”理论结合,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处理方法。这里我们主要 据伤口颜色分期来坐针对性的治疗处理:

黑期:主要针对此期较多坏死性负荷、细菌性负荷、细胞性负荷。

评估允许→外科清创术→削除局部形成的坏死组织→异体皮∕脱细胞异体真皮覆盖/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选择合适的敷料。另外如是足趾坏疽(黑期)时,可以用活性细胞注射来改善创面局部微环境。

评估不允许→残除的坏死组织→水凝胶敷料∕水凝胶体敷料→细菌性胶原酶类制剂→抗菌性敷料。(如遇干痂坏死的伤口,可先以机械式清创,未能清创的部分,可使用水凝胶体敷料加强软化坏死组织,以利中性细胞 巨噬细胞推行巨噬作用,达到自体清创的功效。)

黄期:主要针对存在的感染,过度的炎症反应及大量炎性渗出液,可以选用新型敷料,或清创后,使用异体皮∕脱细胞异体真皮覆盖/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

红期:主要针对保护和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快速填充创面缺损。如肉芽组织新鲜饱满,可以行自体皮肤细胞治疗、结合自体皮片移植等手术方法

粉期:针对保护和促进上皮覆盖。(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加快创面修复,如:植皮、自体皮肤细胞治疗,溃疡面积较小时也可以选用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等)

据创面处于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分期进行相应的处理,使临床上糖尿病足溃疡的局部处理有了治疗的依据,使治疗手段得以规范化。

绿期,足部尚未形成溃疡,但存在神经感觉障碍、血运差的表现,形成溃疡的风险较高,需注意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好足部,避免受压、外伤等,可以订做减压鞋,保护足部清洁,,改善血液化循环,降低溃疡发生的风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

朱家源,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特长:从事烧伤、创面修复、整形康复临床工作37年。

擅长利用皮肤细胞移植再生技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烧伤、增生性瘢痕引起的畸形、皮肤慢性溃疡或难愈合创面、软组织损伤和缺损、白癫疯、色素脱失、痤疮后疤痕等。

学术成就:在烧伤救治上,成功治愈多例特重度烧伤,全身多处损伤,面积达95%TBSA病人,有数百例特重烧伤病人救治成功的丰富经验。曾经治愈1例烧伤面积100%、三度96%并严重吸入性损伤的患者,为当时世界纪录。

同时一直致力于难愈合创面的研究。

①建立和优化难愈合创面修复新技术。首次应用自体表皮基底细胞复合自体皮片移植治疗难愈合创面,创新了“细胞”移植联合“组织”移植的综合治疗模式,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复合自体皮片移植治疗难愈合创面,为难愈合创面的治疗从单纯修复向更高要求的功能康复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

②完善了创面床准备的评价体系和个体化诊疗策略。在创面床准备的分期上,加入了绿期(预防为主)的概念,首次提出“将病理性愈合模式转变为生理性愈合模式”的创新思想。

③发现炎症反应是难愈合创面“难以愈合”的重要机制之一。关键技术在我国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并协助成立创面治疗中心,更新了难愈合创面的机制理念和治疗模式,显著提高了难愈合创面愈合率,医疗费用明显减少。

在SCl、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著100余篇(包括 J Invest Dermatol、BiS等JCR一区期刊, J Am Coll Surg、 I Biol Chem、 Plast reconstrSug等专业顶级期刊)。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编写学术专著5部。建成国家精品课程学术平台,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将难愈合创面的综合治疗技术体系推广运用。

个人荣誉:2020年获华夏科技二等奖、2019年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年获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1项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朱家源教授 门诊时间:每周三早上

如有预约问题请登陆广州市麦施缔医疗科技官网

关键词:

热点
39热文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