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特斯拉股价再度攀升)
但我们想知道的是,在全球汽车都因汽车芯片短缺而限制产量的情况下,为何特斯拉的销量没有下降呢?主要是因为特斯拉从其他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公司的电气与固件工程组正在设计、开发和验证各种新的控制器来应对当前的短缺。
用软件开发编程取代部分芯片功能。即,特斯拉本身具备硬件开发能力和软件编程能力,从而将芯片对系统的影响最小化。
电动车进入智能化下半场时,对汽车进行软件定义,不仅使车辆具有高度智能和自主学习进化能力,甚至可以克服硬件不足的问题,这的确令人惊讶。和前几年风起云涌的新造车势力相比,我们也发现,真正走上正轨的也只有蔚小理等少数能够坚持自研的品牌。然而,智能化实际上才开始,IT行业巨头的集体介入或许会引发更为激进的变革,百度多年积累下来的Apollo自动驾驶平台最终也将开花结果,百度和吉利联合组建的集度汽车很有可能更早地推出量产车。
无独有偶,今年三月,小米正式宣布进军汽车业,并在未来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造车;与此同时,百度与吉利合资的集度汽车正式注册。半年前,小米汽车的主要动作还是在投资布局相关上游产业,而集度汽车居然在九月就推出了SIMUcar,这样看来后者更像是IT业的一种作风。
如图所示,两家新晋智能汽车公司今年的工作重点不同,小米汽车还处在团队建设和基础布局阶段,而集度汽车于五月完成人员基本搭建后,很快进入架构和产品开发阶段,六月发布了智能体系结构JET和油泥模型。更加出人意料的是,SIMUcar在九月份就开始了路跑测试,甚至有传闻说2023年就会有第一款车,这完全颠覆了我们对汽车发展的传统认知。
SIMUCar究竟是什么?它实际上是模拟的原型车。这一阶段对应于传统汽车的产品开发阶段,主要对新车动力总成系统等基础设施进行早期开发验证。集度汽车SIMUCar不像传统汽车开发,它通过对基本汽车电子结构的重新调整,实现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功能的前置化开发,相当于产品开发初期就进行软硬件融合和软件应用设计和调试。与传统汽车开发流程相比,基本电子电气构架是在动力总成方面,核心部件如底盘都被“冻结”后才能着手,预留的时间有限,许多功能也受到硬件的限制。
当前,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平台已在SIMUCar进行路试数据采集工作,这将是百度自动驾驶平台进入实战的重要阶段。众所周知,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已有8年之久,无人驾驶测试L4级里程已突破1600万公里,积累了大量数据。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平台是一套完整的软、硬件服务系统,它包括车载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云端数据服务等四大模块,它的核心是与高精度地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然而,毕竟之前的测试用的都是其它品牌的样车,在数据兼容性、软硬件匹配上面临不同的困难,而这次使用的是自家的样车,对于未来提升控制精度来说,是大有裨益。
李彦宏曾说:“集度汽车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将百度这么多年来所有的无人驾驶技术,以及智能座舱技术第一时间推向市场。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是,百度在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舱方面的积累已达到可以进入市场、服务于用户的阶段。所以,集度汽车作为第一个进入下半场的品牌,会以智能化为核心方向,电动化反而只是基础设施,这是与蔚小理等诸多新势力的核心区别。
特斯拉的成功并非因为它是电动汽车,而是因为它是一辆智能汽车,而它的视觉知觉和人工智能能让汽车自控和持续学习发展。将来,能和特斯拉一决高下,或许就是集度汽车这样的目标定位为“汽车机器人”品牌。这一领域中,电子结构、芯片的算力、操作系统等将成为主要竞争点,三电系统可能不那么重要。
未来,一定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集度汽车自成立便以此为目标,因此集度将来交付给用户的一定是具备L4级智能驾驶能力,可自主学习和进化的汽车机器人,这将是集度汽车和其他汽车的最大区别。
最后,抛一个问题,大家可以自由发言进行评论:国内什么时候才会有超越特斯拉的智能汽车出现?大家心中觉得哪家公司才会具备这样的潜力呢?
图:官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