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JDI将展示如玻璃般透明的20.8英寸液晶屏 透光率可达84%
JDI 官方称,在展览中,你可以体验到一种未来的互动交流,其中的人工智能可为Rælclear 屏幕两侧的人同时提供服务。JDI使用其专有技术创造了一种透明显示器,它具有世界上最高的透光率“像
-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可根据WiFi信号的微小变化来监测人的呼吸
该团队用人体模型模拟了几种呼吸情况,并用现有的路由器和接收设备监测 CSI 信号的变化。为了理解他们收集的数据,NIST 研究助理 Susanna Mosleh 开发了 BreatheSmart 算法。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指出
-
以色列制造的电动汽车实现了首次无人驾驶飞行 充一次电可搭载两个人
这款由以色列初创公司 AIR 开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充一次电可以搭载两个人,一名操作员和一名乘客,最远可行驶 100 英里(约 160 93 公里)。AIR 和世界各地的许多竞争对手都认为,这种旅行方式最
-
诺基亚宣布Real Action计划将采用微电网技术 让微电网基础设施的运转更高效、可靠、可持续
诺基亚 Real Action 计划将权威专家聚集在一起,为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寻找解决方案,即如何才能更易获得可再生的、灵活的能源?为此,Real Action 计划的专家们采用微电网技术,重新构想能源获取
-
2023年云计算领域五大趋势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驱动
允许任何人创建应用程序而不必为编写计算机代码而烦恼的工具和平台越来越流行,这类低代码 无代码解决方案包括用于构建网站、web应用程序和设计公司可能需要的任何类型的工具。低代码
-
物奇推出国内首款1x1双频并发Wi-Fi 6量产芯片WQ9101
物奇推出国内首款 1x1 双频并发 Wi-Fi 6 量产芯片,物奇微电子是一家半导体芯片研发商,主打通信、半导体、电子等领域,旗下产品包括蓝牙、通讯、AI、物联网芯片等,于 2021 年成功量产首款
-
“威海壹号”卫星计划计划明年2月初交付使用 将在明年上半年发射
该项目由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负责,“威海壹号”能够通过多源遥感信息融合和星间激光通信,实现对海洋目标的有效探测,将为渔船监管、航运安全和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
-
本田HR-V e:HEV搭载2.0L混合动力系统 采用1993ml排量LFB18型号发动机
此外,本田 HR-V e:HEV装配 CVT 无级变速箱,采用 2 轮驱动,电动助力转向,整备质量为 1564kg 和 1568kg 的车型对应油耗为 5 13L 100km;整备质量为 1622kg 和 1641kg 的车型对应油耗为 5 26L 100km。
-
如祺出行发布Robotaxi车辆管理系统 构建智能化检测和车辆服务管理能力
作为如祺出行全开放自动驾驶运营科技体系的一部分,如祺 Robotaxi 车辆管理系统同样具有开放性,可为接入平台运营所有 Robotaxi 车辆提供全方位管理服务,保障车辆运营稳定性和服务可持续性
-
稀土红外蓄热剂中的稀土纳米粒子可以吸收人体辐射出的远红外线
随着国内消费理念的不断变革与材料制备方法、织造技术、纺织品后整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多功能性的纺织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纺织产品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复合化转变已成为必
-
研究发现100%纯石墨烯电加热红外辐射波影响人体脑电波的新方法
林时胜介绍,当电流通过石墨烯时,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4—20微米)辐射到自由空间,多层石墨烯膜远红外发射率超过90%,产生的红外辐射可穿透人体皮肤2—3微米。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脑电波
-
韩国首个月球探测器“DANURI”将于12月17日凌晨抵达距离月球108公里的位置
韩国此前曾正式公布《未来宇宙经济发展蓝图》,指明今后 20 多年跃升宇宙经济强国的愿景。据称,韩国计划到 10 年后的 2032 年成功登月并开采月球资源,到光复 100 周年的 2045 年将依靠自己
-
现代摩比斯推出用手势控制车载显示屏技术 可有效减少驾驶员分心驾驶
据介绍,该项技术通过发光时间差传感技术,减少传感器数量,提高手势和方向识别准确度,采用了基于识别算法的自动校准,即画面修正功能。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还搭载了识别传感距离和
-
科学家发现β衰变中最强同位旋混杂现象 直接挑战人们对于原子核相互作用力的理解
基于高精度的实验数据,研究人员得到硅-26同位旋相似态13055keV与高激发态13380keV的同位旋混杂矩阵元为130keV,是目前实验上发现的β衰变中最强同位旋混杂现象,其背后的物理成因可能是弱束
-
我国科学家成功给低对称极化激元拍照 实现了低对称声子极化激元的实空间成像
“单斜晶体钨酸镉具有较低的对称性,我们用近场显微镜,观测到了钨酸铬晶体表面声子极化激元的光学模式。”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研究员胡德波表示,这就类似于给石子
-
NASA:火星探测器漫游者所属的“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捕捉到了一种类似“尘暴”的声音
约克大学 (York University) 行星科学家约翰・爱德华・摩尔斯 (John Edward Moores) 说:“我想不出以前有哪个案例,能有这么多仪器提供的这么多数据,有助于描述一个尘暴的特征。”“如果 (摄像机)
-
研究团队利用钴磷合金研发出仅用一步即可制成电池电极的电化学腐蚀制备技术
据介绍,该新技术只需要将钴磷合金放入通电的食盐溶液中进行选择性腐蚀和电位调控氧化,便可一步制得电池电极,整个制备过程不到1个小时,安全绿色且易实现规模化生产。得益于其一体
-
SpaceX为竞争对手OneWeb发射了40颗卫星 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根据 SpaceX 任务描述,此次任务是 SpaceX 第 145 次成功回收火箭,也是该助推器的第四次发射和着陆。此前,这枚助推器曾于 2021 年 12 月为 NASA 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 SpaceX Dragon 货运任务,去年 10
-
NASA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创下飞行高度纪录 达到了46英尺
机智号第 35 次飞行持续了 52 秒,飞行距离达到 15 米,此次飞行的目的是重新定位直升机。机智号需要与它的同伴毅力号漫游车保持联系,后者是机智号与它在地球上的团队之间的通信管道。机
-
索尼称已在技术上准备好制造人形机器人 但首先要确定此类机器人的用途
索尼首席技术官 Hiroaki Kitano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在技术方面,包括索尼在内的全球几家大公司都积累了足够的技术,一旦明确哪种用途是有希望的,就可以迅速制造它们,关键是应用
-
NASA洞察号发现火星表面以下并非静止不动 很有可能存在炽热的岩浆在不断沸腾
科学家本周一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洞察号有证据表明该区域位于从火星地幔向上上升的热物质羽流之上。该地区也是一个被称为 Cerberus Fossae 的裂缝系统的所在地,
-
维信诺发布柔性AMOLED显示便携医疗箱 搭载12.3英寸全叠构柔性AMOLED模组
据介绍,维信诺这款柔性 AMOLED 显示便携医疗箱搭载12 3 英寸全叠构柔性 AMOLED 模组,弯折半径 1 5mm,搭载远程医疗摄像头和体温、心律、血氧传感器传感器接口,可扩展多重基础诊疗功能。
-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分享了其脑植入技术取得的最新进展
马斯克称,他计划在自己大脑中植入脑机接口设备。他说:“现在就可能有了可植入的 Neuralink 设备,而你甚至不知道。当然,我是在假设。事实上,我自己也会植入该设备。”技术演示后,马
-
NEC研发出瞬间识别多人的人脸识别技术 1台摄像机每分钟可识别100人以上
NEC 开发的是“无门生物识别系统”。当事先未登记脸部图像,或未能拍摄到脸部的人通过时,设置在头顶上方和地面的显示器会发出警告。即使因拥挤看不到脸,结合根据动作和服装特征追踪
-
马斯克表示预计Neuralink将在6个月内开始人体试验
马斯克强调,Neuralink 公司对其动物实验对象予以尊重。该公司在将 Neuralink 设备植入动物体内之前,会进行广泛的基准测试。马斯克说,Neuralink 可以恢复视力,甚至在天生失明的人身上。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