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陈根
人脸识别的滥用遭到了315晚会的曝光。315晚会中,关于“谁在‘偷’我的脸?”的一组新闻里,多个商家被曝光了一系列未经顾客授权的行为,包括利用监控设备采集人脸信息、识别顾客身份、储存信息等。
在人脸识别滥用的背后,则是一整条完成的产业链,从人脸识别技术、摄像头、系统到提供专业的人脸互动营销解决方案。可以说,在非法人脸信息采集链条上,人的信息逐渐被“透明化”。
当前,人脸识别的“双刃剑”效应尽显。正如所有新兴的数字技术一样,人脸识别在提高社会效率、增加便利性的同时,在隐私、安全、公平等方面引发的诸多争议已经不可忽视。人脸识别的应用展现出“无节制”之势,数据泄露的可能性急剧上升。
我们的脸究竟是如何丢掉的?又该怎样规范失序的人脸识别?
“人脸”是怎么丢掉的?
人脸识别作为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早已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