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金融 > > 正文

流氓软件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2021-03-17 07:00:37来源:互联网

作者 | gashero

编辑 | 腾讯科技 孙实

在2021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老年人手机垃圾清理软件骗局。

央视3.15晚会报道显示,这类软件的功能非常简单初级,甚至没有清理效果。据专家介绍,这类APP会收集很多信息,会频繁高频率上传,导致手机会更卡,用户再去下载清理,会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测试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类APP十分活跃,他们通过在APP里发布广告诱导老人进行下载。

其实这类问题的根源在至少2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即用户不愿意为软件付费,导致了软件公司无法得到收入,但这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法。

在90年代,国内的各种软件公司和游戏公司,直接因为盗版等问题倒闭了一大批。在进入2000年以后,开始出现一些新的支付渠道,比如彩铃和短信代收费等,使得一些公司勉强生存了下来。游戏公司也开始用点卡获取了一些收入。

这期间还诞生了之后影响深远的两种新模式,即使用中付费和流氓软件。使用中付费早期出现在游戏中,游戏免费,而道具之类的可以另外付费。这种方法逐渐发展到了现代的APP中的应用内付费。

流氓软件模式则是一种商业上更加成功的模式,把不愿意直接付费的用户,榨干任何可以获取的商业利益。本次曝光的诱导广告APP就属于流氓软件模式。

流氓软件模式可以从用户上榨取的资源有很多种,比如:

后台刷广告:让APP常驻后台,不断的去刷广告,利用用户的系统资源和IP地址,来诈广告费,现代的在线广告系统里,真人点击的广告已经下降到不足1/3了,而其余的就是各种虚假点击,诱导广告APP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诱导广告APP可以用分散的IP地址,所以算是比较成功的一种。

挖矿:使用用户手机或电脑资源挖矿在至少5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出现的数字货币,尚未进入GPU和矿机的时候,用CPU挖矿还是有利可图的,这就导致这些流氓APP大量占用资源来挖矿。

收集用户信息用于数据挖掘:这在一些看视频送红包的APP里也是长期存在的,关键就是利用用户的观看/阅读/点击行为,来获取各种内容之间的关联,进而使得推荐系统更加有效。

真实环境里收集用户信息玩法更多。比如利用手机里的语音助手,注册一些关键词后,语音助手就会在听到用户说这个关键词时,就激活APP。随后APP就可以将这些关键词发往服务器,使得用户手机上关联到该服务的所有APP都可以用这些关键词来推荐商品。这也是很多用户感觉手机在监听自己日常生活的一个原因。

这些流氓APP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先安装到用户手机上。所以现代很多软件的诱导行为也变得很专业。比如此次曝光的威胁说用户手机有病毒或垃圾;也有一些在广告图片上做个红包或按钮之类的。

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个人态度悲观。毕竟要改变用户付费习惯就是很难。要从个人角度避免,也有一定的困难。比如安卓系统就是在很多设计中尽可能把权限交给软件的开发商而非用户。仅仅在前几年大部分安卓版本还是要求一大堆权限,不给任何一个权限就不允许使用。

我父母的手机我只是劝他们不要安装任何东西,想要用啥软件先问问我审核一下。对于那些号称送红包的,或威胁类的,干脆不予理睬。

针对老年人的流氓APP从本质上跟针对老年人的诈骗类似。肯定是会不断推陈出新的。要想解决也只能靠科普宣传,让老年人知道常见的骗术,才能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关键词: 流氓 软件 可怕 流氓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