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证券2月26日讯,周五,尽管美债收益率下滑,部分打消了投资者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但美国股指期货盘前仍大幅震荡。恐慌指数VIX涨2.9%,报28.05点。
截至发稿,道指期货跌55点,报31316点,跌幅为0.18%;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33%,报3840.62点;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0.93%,报12950.62点。
大型科技股纷纷上涨,苹果涨1.1%,微软涨1.2%,亚马逊涨1.1%,特斯拉涨1.6%。中概股集体下跌,阿里巴巴张0.6%,京东涨0.15%,百度跌1.4%,拼多多跌0.9%,蔚来跌1.5%,小鹏汽车跌1.8%,理想汽车涨0.7%,B站跌1.2%。
欧股全线大跌,追随全球市场的跌势,斯托克600指数跌1.1%。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2.1%,日经225指数跌3.99%,韩国KOSPI指数跌2.8%。
油价大跌近2%,因美元反弹,原油供应上升。WTI原油期货跌1.6%,报62.4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跌1.5%,报65.13美元/桶。
金价料将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因美债收益率近来抬升。美国COMEX黄金期货跌0.7%,报1762.8美元/盎司。美元指数涨0.48%,报90.57。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1.6% 风险资产警钟响起
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备受关注的水平,而且关键品种收益率升穿了被视为可能浇灭全球投机热的拐点。
美债收益率在周四涨势如虹,10年期收益率一度触及1.61%的一年来高位。5年期收益率升穿0.75%,该关位被预期会加速国债价格跌势,成为部分策略师眼中的预警信号。同时交易员对美联储开始加息的预期有所提前。扣除通胀率的美国10年期实际收益率一度上涨25个基点至去年6月以来高位。该指标被视作单纯反映经济前景的参照。
到了周五,美债收益率冲高回落,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3.6个基点至1.479%;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5.2个基点至2.257%。
5年期国债领跌“是一个警告信号,表明债市下跌已经过了重新定价的范畴,向着跟凸性有关的走势演变,”瑞穗国际策略师Peter Chatwell表示。“我们认为这与美联储关于利率的鸽派言论不合拍。”
这番跌势还伴随着投资者重新调整美联储加息预期。美国银行利率策略师Ralph Axel称,2年和5年期收益率更容易受政策正常化开始时间和速度的影响。债市收益率飙升正殃及高风险资产。“必须看实际收益率,”德意志银行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Christian Nolting在彭博电台采访中表示。“如果实际收益率确实在上升并且涨势迅速,就过去来看这对股市一直是个问题。”
关键条款“最低时薪15美元”或被移除出新冠纾困法案
美国国会参议院规则顾问25日晚表示,将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5美元的提议不符合参议院的规定,这对民主党人欲将其纳入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救济法案造成了打击。
白宫发言人普萨基表示,拜登“对此结果感到失望”,但他“尊重国会的决定和参议院的程序”。此前,拜登曾提议将提高时薪至15美元作为其1.9万亿美元一揽子计划的关键内容。
众议院预算委员会22日已通过这项纾困案。通过更多纾困措施,以减缓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负面影响,是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务。
美国众议院周五可能会投票通过1.9万亿美元的疫情纾困计划,并送往参议院。
美国1月份个人收入飙升 推动个人支出创七个月最大增长
美国1月份个人收入激增,因为当月美国民众获得了又一轮疫情纾困支票,也推动当月个人支出出现七个月以来最大增长。
美国商务部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个人收入增长10%,远远超过了去年12月份0.6%的增幅。该数据也超过了经济学家的预期。
当月个人支出增长2.4%,12月份的数据向下修正为下降0.4%。
美股后市将走向何方?
瑞银策略师大卫·莱夫科维茨(David Lefkowitz)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现在的情况非常清楚,那就是利率的变动是由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日益乐观的情绪推动的,也就是说,利率终于‘赶上’了股市看涨的增长前景。因此,股票投资者不应过于担心。”他还补充道:“随着疫情在今年晚些时候逐渐平息,大量被压抑的消费者需求(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的超额储蓄)、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即将出台、以及美联储一直都在提供支持,很难认为最近的利率上升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实质性的拖累。”
投资管理公司Natixis Investment Managers的全球市场策略主管埃斯蒂·德韦克(Esty Dwek)表示,利率上升正在推动一波轮动,推动资金从科技股转向其他可能在经济环境改善时表现更好的板块。她表示,这种转变正在帮助引发市场动荡:“在科技股等成长性较高的板块获利回吐的帮助下,进入周期性股票的轮动仍在继续/加速,这就解释了基准股指的整体走势。事实上,市场似乎能够很好地吸收更高的利率,只要美联储坚持其前瞻性指引(也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变化),那么到某个时候市场将做出更广泛的反应。”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策略师汉斯·米克尔森(Hans Mikkelse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三的鸽派言论似乎鼓舞了金融市场,他表示可能需要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实现他们的通胀目标。但这似乎与现实脱节了。美联储似乎面临着一个真正的风险,那就是美联储的鸽派立场并不会持续太久,而这一转变可能会扩大信贷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