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近日发布统计显示,2018年三季度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环比二季度新增项目540个、投资额3471亿元。截至三季度,管理库累计项目数8289个、投资额12.3万亿元。
财政部PPP中心介绍,各地继续加强PPP项目规范发展,持续清理不合规项目。三季度管理库共清退项目538个、涉及投资额0.9万亿元,在库项目质量有所提高。同时,三季度管理库新入库发布项目1078个、投资额1.5万亿元,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表明PPP在全国各地继续平稳推进。由于库内存量项目结构调整导致投资额变化,因此新入库项目投资额减去退库项目投资额与净增(减)项目投资额不一致。
在落地项目方面,三季度管理库环比新增落地项目421个、投资额3135亿元;前三季度,新增落地项目1360个、投资额1.7万亿元,落地率上升11.1个百分点;管理库累计落地项目数4089个、投资额6.3万亿元,落地率49.3%。
在行业方面,三季度环比新增项目数前三位的是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分别为172个、132个、56个;三季度项目环比新增投资额前三位是城镇综合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分别为1615亿元、372亿元、305亿元。
在民企参与方面,4089个落地项目中社会资本所有制信息完善的项目共4018个,涉及社会资本共6753家,其中民企占35.3%;民资背景项目1711个、投资额2.1万亿元,分别占4018个社会资本所有制信息完善落地项目的44.8%和34.0%。
在示范项目执行情况方面,截至三季度,四批示范项目共计990个,投资额2.1万亿元。三季度落地示范项目净减项目1个、投资额946亿元,项目数、投资额下滑缘于落地示范项目退库。三季度末落地率比二季度末上升1.6个百分点,比年初上升1.7个百分点。
相关知识:ppp模式(一种融资和项目管理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PPP模式比较适用于公益性较强的废弃物处理或其中的某一环节,如有害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与填埋处置环节。这种模式需要合理选择合作项目和考虑政府参与的形式、程序、渠道、范围与程度,这是值得探讨且令人困扰的问题。
关键词: 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