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有一句俗语世代相传,那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做一件事情不能粗枝大叶,这样很难登上大雅之堂。值得关注C-NCAP 2021版新规就有注意到安全细节,新增很多以前经常被大家遗忘的点,从这里就可以看出C-NCAP的细心程度,也是暖心之处。
在车辆安全性测试中,有不同形式的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用以模拟真实交通事故,但有一种事故形式却很容易被忽视,即低速后碰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追尾。这种类型事故的发生率很高,但由于伤亡少而未受到重视。近些年的事故统计数据表明,在低速后碰撞中,鞭打伤害的发生率极高,这种伤害并不致命,但是伤后康复的过程非常复杂、漫长,有些甚至是不可治愈的永久伤害,给伤者个人和社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负担。
以往鞭打试验只考核驾驶员座椅,在2021版新规中新增对第二排座椅的考核,做到全方位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新规中第二排座椅鞭打试验最高得分为2分,鞭打试验满分为7分,驾驶员座椅占5分,其中假人伤害指标与评分方式与驾驶员座椅相同。
另外,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就是儿童乘员保护,直到现在儿童安全座椅的普及率都不高,还有很多儿童乘车是靠家长抱在怀里或独自坐在第二排,这是非常不安全的举措。所以C-NCAP为了保障儿童乘车的安全,增加了第二排儿童乘员保护评价方法和儿童乘员保护静态评价方法。
在正面100%碰撞试验中,后排放置了Q系列3岁儿童假人(后排女性假人和儿童假人随机放置);在正面50% MPDB碰撞试验中,第二排右侧放置了Q系列10岁儿童假人。在这两项试验中,儿童假人伤害值评价所占分值都是4分。儿童保护静态评价方面,最高得分为3分,其中,“基于车辆的评估”为2分;“儿童约束系统安装检查”为1分;对于安全气囊禁用信息不满足要求的,给予1分的罚分。
最后,一直被忽略的整车灯光评价终于被心细的C-NCAP注意到了,汽车的前大灯一直都在模拟眼睛的形态,“眼睛”的作用就是看清楚事物,车灯的作用就是照亮前行的路,所以车辆车灯性能是否好,会不会晃到对面车辆,都是需要考查的。
整车灯光性能试验项目涉及到近光灯、远光灯、加分项和罚分项。近光灯评价项包括直、弯道引导距离、左侧行人可见度、路口行人探测宽度以及弯道照明宽度;远光灯评价项包括照明范围和路口行人探测宽度。另外,对于满足要求的自适应近远光功能、近光灯自动开启功能、自动前照灯调平系统会有相应的加分。特别注意的是,有一个罚分项是对于对向驾驶员的眩光,如眩光测量值超出规定限值要求,则扣1分。
这些细小的改变是需要用心才能发现加以更改的,由此可见C-NCAP对车辆安全是真的下了苦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做到推动汽车从“零死亡”向“零伤亡”再向“零事故”的终极迈进。相信C-NCAP将成长得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