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当手机内存不足时清一清内存,这样做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要么当初狠下心来买个顶配,虽然顶配价格贵了点,但这样手机就可以用很久了,以免换新手机花费更多。
苹果的定价策略
让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以iPhone 12为例,64G与256G空间只多了192G,价格却多了1300元。相比于再买一部苹果手机的价格,这确实算不了什么。
但以存储的单价来算,1300元可以买到的空间绝对比这个大得多。
同样的情况在MacBook上也能感受到,以最新的MacBook Pro 13英寸为例,低配版8+256G售价9999元,顶配版8+512GB售价11499元。
硬盘加价太多
仅仅多出256GB硬盘存储空间,就加价1500元,相比手机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苹果的存储质量好啊,所以卖的贵就理所当然。
众所周知的是苹果没有自研硬盘,也是从供应链三星那里采购的硬盘,只是没有公布硬盘型号。就算是三星970 Pro这样的旗舰存储产品,512GB也只要1299元,可想而知这配置加价有多离谱。
那么我们有没有其它的方案可以选择,既可以拥有苹果产品的体验,又不用为加价而烦恼呢?
外接移动硬盘
聪明的小伙伴应该知道了,低配与高配的区别只有硬盘不一样大小,那就买低配版MacBook再扩展一个移动硬盘不就好了?移动硬盘的价格十分美丽,1TB的价格普遍不到1000元,而且方便携带。
问题又来了,MacBook一共就两个Type-C(雷电3协议)的接口,占用了一个移动硬盘,如果再加个鼠标,两个接口就这样用完了。
还有其它的需求怎么办?想连接手机充电、想投屏显示器等操作都实现不了。
所以我选择通过绿联扩展坞来解决所有的扩展需求,充电、听歌、插TF卡、插U盘/移动硬盘、投屏,一个7合1的扩展坞完全足够。如果你觉得接口还不够,10合1的扩展坞也是有的。
千万不要小瞧MacBook的这两个雷电3接口,最高支持40Gbps,可以说它就是专为扩展而生的。
更重要的是这么一块小小的扩展坞携带起来非常方便,重量不到100g,十分适合我这类喜欢移动办公的人群。每个扩展的功能都配备独立芯片,保证在多口同时使用的时候传输快、不会卡顿。
这样一来,即使是低配版MacBook也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使用体验了,不用担心被苹果“霸道”加价了。
你们在买手机和电脑的时候会选择低配还是高配版呢?说说你的理由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